秋风

揫敛一何饕,天机亦自劳。

墙隈小翻动,屋角盛呼号。

漠漠惊沙密,纷纷断柳高。

江湖岂在眼,昨夜梦波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收敛得多么贪婪,连天机也被触动。
在墙角微风轻拂,屋檐处传来大声呼啸。
漫天黄沙令人惊惧,折断的柳枝高高飘摇。
广阔的江湖并不在眼前,昨晚我梦见了汹涌的波涛。

注释

揫敛:形容贪婪地聚集。
天机:自然的规律或神秘的力量。
劳:使…劳累。
墙隈:墙角。
翻动:轻轻吹动。
盛呼号:大声呼啸。
漠漠:形容沙尘弥漫。
纷纷:形容众多。
断柳:折断的柳树。
江湖:指代广阔的天地或远方。
梦波涛:梦见波涛汹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首句“揫敛一何饕,天机亦自劳”中的“揫敛”,即是秋风的形容词,用来表现秋风凛冽,仿佛在不经意间就能将物品卷走,这也暗示了秋天万物凋零的景象。这里的“天机”指自然规律,“自劳”则表明这些变化似乎都在自然的安排之中,是无需人力干预的。

接下来的两句“墙隈小翻动,屋角盛呼号”进一步强调了秋风带来的动静对比。墙隈(墙根)和屋角是平时不起眼的细微部分,但在秋风中,它们也变得活跃起来,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生动。

“漠漠惊沙密,纷纷断柳高”则通过对沙尘飞扬、柳枝断裂的描述,展示了秋天景物的荒凉与凄清。这里的“漠漠”和“纷纷”,都是用来形容事物状态的词语,它们分别传达出沙子密集和柳枝纷飞的情状。

最后两句“江湖岂在眼,昨夜梦波涛”则是诗人借助个人感受,将秋风带来的景象与内心世界相结合。这里的“岂在眼”,意味着现实中的江湖景色并未亲见,而是通过梦境经历了那波涛汹涌的情形。这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沉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秋天的风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境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二首(其二)

幔逗长风细,窗留半月斜。

浮烟暝绿草,泫露冷黄花。

独曳缘云策,仍寻度水槎。

归时参夜半,邻犬静中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秋夜二首(其一)

客卧书颠倒,虫鸣坐寂寥。

残灯生暗晕,重露集寒条。

真乐闲尤见,深禅静更超。

此怀无与晤,拥鼻一长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狄梁公陶渊明俱为彭泽令至今有庙在焉刁景纯作诗见示继以一篇

梁公壮节就夔魖,陶令清身托酒徒。

政在房陵成底事,年称甲子亦何须。

江山彭泽空遗像,岁月柴桑失故区。

末俗此风犹不竞,诗翁叹息未应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