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桃熟

老子庐东信手栽,今经乱后实累累。

天风暗拽云裳褪,晓日浓潮酒脸回。

向上可怜无佞处,从旁只恐有偷来。

清晨笑摘枝头熟,且献千年王母杯。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老子在东边的庐舍随意种植,如今战乱之后果实繁多。
风吹云裳被悄悄揭开,朝阳如酒红润了脸颊。
向上看去,可怜没有欺诈之处,旁边却怕有小人觊觎。
清晨欢笑中摘下熟透的果子,暂且用这千年王母杯献上。

注释

老子:古代哲学家老子。
庐:简陋的房屋。
实累累:果实繁多。
天风:自然界的风。
云裳:比喻云彩。
晓日:早晨的太阳。
无佞:无欺诈,诚实。
偷来:偷偷摸摸地获取。
清晨:早晨。
笑摘:愉快地采摘。
王母杯:神话中的仙杯,象征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乱世后的田园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感。

“老子庐东信手栽”一句表明主人公在庐东随意种植,体现出一种自在逍遥的情怀。接着,“今经乱后实累累”则描绘了战乱过后的景象,种植之物已成长势,显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恢复。

“天风暗拽云裳褪,晓日浓潮酒脸回”两句,则是对早晨天气的生动描绘。天空中被风吹拂的云朵仿佛穿着轻薄的衣裳,而清晨的阳光透过露水,照耀在诗人的脸上,使得他的脸庞红润如同饮酒后的模样。

“向上可怜无佞处,从旁只恐有偷来”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关切和警觉。这里的“可怜”指的是值得同情或者珍惜的地方,可能是指那些在战乱中幸存下来的美好事物。而“无佞处”则暗示着希望保持一种纯净不受侵扰的情境;“从旁只恐有偷来”则表达了对于外界干扰的担忧。

最后,“清晨笑摘枝头熟,且献千年王母杯”则是诗人在清晨轻松地采摘成熟的果实,并将其作为祭品或礼物呈给传说中的仙境之主——王母娘娘。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自足和对自然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动荡世界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愿望。

收录诗词(134)

张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绝句(其二)

人言头上白,皆自愁中得。

拍手笑沙鸥,满身都是愁。

形式: 五言绝句

小斋睡起

受用本分内,三间老茅斋。

岂无日如火,但有书能埋。

开门乌桕影,盎水泼入怀。

所期健拄杖,而相软麻鞋。

旧雨来人处,青苔生土阶。

形式: 古风 押[佳]韵

书后村诗卷

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

油然真意兴,流出好怀抱。

蜂蝶林中花,牛羊原上草。

孤村来午馌,小涧生新潦。

扶孙行更健,阻雨归不早。

买鱼船迸滩,畏虎樵争道。

客多待荷花,田少种粳稻。

木龙有造化,野鹤无烦恼。

中秋月到笛,九日鞠上帽。

东舍帘酥胸,西邻绩鬼貌。

剖开床头瓮,浇沃腹中稿。

对灯舞僛僛,抚几歌浩浩。

明朝复何事,随意足幽讨。

墙下负暄宜,腊前得白好。

金穰心愿遂,木刻足迹扫。

此乐政无价,吾诗尤是宝。

清风百世下,持以见郊岛。

持以见郊岛,岂不一绝倒。

岂不一绝倒,来迎玉山老。

形式: 古风

对木犀

楚山秋色半凄凉,谁与炊成万粟黄。

明月尚在天上本,西风未了世间香。

猝然甚有惭羊脾,老矣何曾识蟹肠。

若得一株红照几,白头今夕醉柴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