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音诗

山邱零落黯然归,薤上方嗟露易晞。

歌哭骤惊声错杂,红裙翠袖映麻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哀伤而凄美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丧葬之景的悲凉与哀痛。首句“山丘零落黯然归”,以“山丘”象征逝者,用“零落”和“黯然归”渲染出一种沉寂与哀伤的氛围,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归于尘土的必然性。

接着,“薤上方嗟露易晞”一句,运用了薤白(一种植物)的意象,薤白在古代常用来比喻人去世后,其遗体如同薤白一样容易腐朽,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同时,“露易晞”也暗喻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绪。

“歌哭骤惊声错杂”描绘了丧礼现场的混乱与情感的激烈碰撞。在这样的场合,人们既会因失去亲人而哭泣,也会因仪式的进行而发出歌声,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复杂和震撼。这句诗生动地捕捉到了丧礼中人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句“红裙翠袖映麻衣”,通过服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鲜明的画面感。红裙翠袖代表了生者,麻衣则是逝者的象征。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生与死的鲜明界限,也暗示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红与绿的鲜艳色彩与麻衣的朴素形成强烈反差,更加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怀念的丧葬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仪式细节及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生命、死亡以及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1)

刘家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苞川。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后以大挑任宁德、台湾教谕。所到之处,努力收集掌故。在宁德,著《鹤场漫录》2卷;在台湾4年中,著《海音》2卷,对台湾的风土人情及官吏施政利弊,皆有论述。咸丰二年(1852年),卒于府署

  • 字:仲为
  • 籍贯: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13~1853年

相关古诗词

海音诗

送终争欲饰奇珍,不智谁料启不仁。

君看汉朝陵墓古,竟教玉碗落烽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海音诗

箕中悬笔倩人扶,潦草依然鬼画符。

道是长生真有药,九泉犹未觉迷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海音诗

夜合花开香满庭,鸳鸯待阙社犹停。

怪来百两盈门日,三五微芒见小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海音诗

张盖途行礼自持,文公巾帽意犹遗。

一开一阖寻常事,不觉民风已暗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