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宝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之命

槐影西清舞翠鸾,竹宫高接五云环。

职陪温洛图书地,名在元封卜祝间。

昼访未承龙阁问,晨香犹厕羽衣班。

祠官到处无公事,且听松声老此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槐树影下西清宫中仙鹤起舞,翠色如鸾,竹林中的宫殿高耸直入云端,仿佛环绕着五彩祥云。
我在此地位于温洛图书之地,名声列入元封年间卜祝的行列。
白天未曾接受龙阁的询问,清晨的香火仍置身于羽衣班的行列之中。
作为祠官,这里并无公务缠身,只愿在这山中倾听松涛声,度过余生。

注释

槐影:槐树的阴影。
翠鸾:绿色的鸾鸟,形容舞姿优美。
竹宫:竹林中的宫殿。
五云环:象征吉祥的五色彩云。
温洛图书地:温洛:古代地名,此处指学问渊博之地。
元封:汉武帝年号。
卜祝:古代占卜和祭祀的官员。
龙阁:古代朝廷的高级官署。
羽衣班:宫廷中的仪仗队。
祠官:主管祭祀的官员。
松声:松树发出的声音,象征长寿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岳珂在宋朝担任宝谟阁直学士和江州太平兴国宫提举职务时的生活情景。首句"槐影西清舞翠鸾"以槐树和翠鸾的形象,展现出官署环境的雅致与仙气。"竹宫高接五云环"进一步描绘了宫殿的壮观,仿佛与天宫相接,充满祥瑞之气。

"职陪温洛图书地,名在元封卜祝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自豪,以及在文化学术领域的地位。"昼访未承龙阁问,晨香犹厕羽衣班"暗示了每日繁忙的政务之余,诗人仍保持着对朝廷的敬意,参与早朝的礼仪。

最后两句"祠官到处无公事,且听松声老此山"则流露出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身为祠官虽有公务,但在这里却能享受宁静,倾听松涛,寓居山林,体现了他的淡泊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既尊崇职守又追求隐逸的复杂情感,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九江霜蟹比他处黑膏凝溢名冠食谱久拟遗高紫微而家僮后期未至以诗道意

君不见东来海蟹誇江阴,肌如白玉黄如金。

又不见西来湖蟹到沔鄂,玉软金流不堪斫。

九江九月秋风高,霜前突兀赡两螯。

昆吾欲割不受刀,颇有苌碧流玄膏。

平生尊前厌此味,更看康庐拂空翠。

今年此曹殊未来,使我对酒空悠哉。

旧传骚人鍊奇句,无蟹无山两孤负。

老来政欠两眼青,那复前筹虚借箸。

祇今乡国已骏奔,军将日高应打门。

流涎便作曲车梦,半席又拟钟山分。

先生家住岷峨脚,屡放清游仍大嚼。

襟期尽醉何日同,试筮太玄呼郭索。

形式: 古风

二蔡陪辅展晤二帖赞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纸缫其间。

予见其粉墨阑珊,既磨而残。

而考其氏名,辄长忾而永叹。

曰予闻之丛谈,是与忠惠者若是班乎。

今验其字体,则豪放而具骨力,激越而竞波澜。

使名节足以齐驰,亦何羡乎二难。

然而所立所趋,其视忠惠,何啻污池之于泰山。

故虽鬻驵尚得而唾弃之,世之以艺称者,斯亦足以观矣。

形式: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近览前闻人故游有感而赋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

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

续题剩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

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十一月十五日忽苦舌疡甚不能饮食惫卧一榻戏成

君不见东坡昔步虎溪月,夜听溪声广长舌。

溪声不断流不枯,此段磊落真丈夫。

一生吾伊换喑呜,嗟哉三寸予岂无。

公子搢绅陈礼法,枕曲无思噤如蛤。

辩士说客谈纵横,叱牛惟解供力耕。

尔来更自作奇痛,昼苦吟呻夜妨梦。

伏床啜粥犹漓浪,脔肉持将堪底用。

太仓受禾三百廛,大官烹羊俱鼎膻。

瀛洲给膳称学士,饱食端居今六年。

生平元不负此舌,欲办一奇了无说。

更憎此舌工负予,乃复累我七尺躯。

鸱夷榼载鸬鹚杓,向口低眉辄前却。

齿牙助桀复摇落,误杀流涎孤快嚼。

仰天大笑绝冠缨,舌兮腹兮谁重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