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其一)乙卯咏桂

晚出千林,中立三秋,清哉此花。

自鹫峰移下,碎成玉屑,蟾宫分到,缀作金葩。

粟许来微,薰天声价,较楚蕙庾梅还韵些。

真奇处,但餐沆瀣,不染繁华。酒边一笑婆娑。

疑香醉山中尊者家。

怅尘埃俗状,强颜羞对,风骚墨客,乐事堪夸。

月照才清,露浓尤馥,饮待夜深应更佳。

姑容我,胆瓶斜插,卧看窗纱。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在夜晚走出千树万木,独自屹立于秋意中,这花儿多么清雅。
它本来自鹫峰,如玉屑般碎落,又从月宫分得,装饰成金色花朵。
虽然微小如粟,却名声远扬,比起楚地的蕙、庾岭的梅,更有韵味。
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只吸取天地精华,不沾染世俗繁华。在饮酒时,它带来欢笑和婆娑的姿态。
仿佛香气醉倒了山中的尊者,让人感到惊奇。
面对尘世的庸俗,我羞愧难当,文人墨客却视之为乐事。
月光下的它更显清冷,露水更增芬芳,深夜品赏应当更佳。
请允许我,把它插在胆瓶中,斜靠窗纱,静静欣赏。

注释

晚出:夜晚降临。
千林:众多树木。
中立:独立。
三秋:秋季。
鹫峰:高山名。
玉屑:比喻花的碎屑如玉般洁白。
蟾宫:月亮的别称。
金葩:金色花朵。
声价:声誉或价值。
楚蕙:楚地的香草。
庾梅:庾岭的梅花。
餐沆瀣:指吸取自然界的精华。
繁华:世俗的繁华景象。
酒边:饮酒时。
一笑:微笑。
婆娑:姿态优美。
尘埃:尘土,比喻世俗。
强颜:勉强面对。
风骚:指文采。
墨客:文人。
月照:月光照射。
露浓:露水浓厚。
胆瓶:古代盛酒或花的器皿。
窗纱:窗户上的纱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夜赏桂图景。诗人在深秋时分,于千林之中、晚出散步,三秋之境更显得格外清幽。这里的“花”指的是桂花,它自远处的鹫峰移植而来,如同玉屑一般细腻,被蟾宫(月宫)分赐予人,缀作金色的花簇。诗中提到粟米般微小的香气薰蒸天际,价格不菲,其韵味甚至超过了楚地的蕙和庾梅。

接下来的“真奇处”表达了诗人对桂花清高脱俗的赞美,它只吸取天地之精华,不沾染凡尘的繁华。然后是诗人在酒桌上的一笑,似乎与山中隐居的尊者有着某种精神上的交流。

但当诗人面对尘世的喧嚣和俗态时,他不免感到羞愧与无奈,只好强颜欢笑,对那些风骚墨客们夸耀自己所享受的快乐。月光洒在清澈之中,露水浓郁而香醇,这一切都让诗人期待着夜深时分,更能品味到这份美好的境界。

最后,“姑容我”一句,是对桂花的倾诉和请求,让它与自己同在,用胆瓶斜插在窗边,卧看窗外的纱幕。这不仅是对桂花的爱恋,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十八)丙午寿常丞叔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公虽厌直兰闱。

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代寿直院陈文昌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

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

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

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几年简在吾君。

便须把诗书开太平。

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

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

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四)送章漕赴诏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

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

斯行也,非纪纲省闼,定尹京都。猗欤。愿疾其驱。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

向玉阶方寸,亲承温问,金城十二,细述嘉谟。

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十四)饯邓季谦赴班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