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结

约结无奇恨眼开,偷閒藜杖亦悠哉。

晓风不让青山远,暮霭难禁明月来。

关外关中浑浪漫,云南云北旧徘徊。

自怜不注悯征赋,一世征衣愧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没有奇特的约定只有遗憾,当眼睛睁开时,即使是闲暇中拄着藜杖也感到自在。
清晨的微风不让青山远离,傍晚的雾气也无法阻止明月的到来。
无论是关外还是关中都充满浪漫,云南和云北地区我曾反复游荡。
自怨自艾,不关心国家的赋税,一生征战,穿着征衣,深感自己才能不足。

注释

约结:约定。
无奇:没有奇特。
恨眼开:遗憾的眼睛睁开。
偷閒:偷得闲暇。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
晓风:清晨的微风。
青山:远处的青山。
暮霭:傍晚的雾气。
明月:明亮的月亮。
浑浪漫:完全浪漫。
云南云北:云南和云北地区。
旧徘徊:曾经反复游荡。
自怜:自怨自艾。
悯征赋:关心国家赋税。
征衣:征战时穿的衣服。
愧不才:深感自己才能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约结》。诗中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即使在忙碌中也能找到片刻宁静。他手持藜杖漫步,享受着早晨的微风和远处的青山,傍晚时分,即使暮霭重重,也挡不住皎洁的明月。诗人的情感起伏,从关内外的漫游到对云南云北地区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感慨。

"约结无奇恨眼开"一句,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琐事的轻描淡写,"恨眼开"可能指的是放下心中的烦恼,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偷閒藜杖亦悠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起伏,晓风和青山象征远方的理想,暮霭和明月则暗示时光流转和内心期待。

"关外关中浑浪漫,云南云北旧徘徊",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生活经历,或是在感叹人生旅途的无常。最后一句"自怜不注悯征赋,一世征衣愧不才",诗人自我解嘲,说自己不关心世事,对于一生的劳碌感到有些惭愧,流露出一种超脱而又略带自嘲的豁达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闲适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自乐(其二)

自愁还自乐,于道得吾真。

花以瓶为圃,人将饱作春。

诗书惟务旧,老大岂知新。

明日还如此,太平先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自咏

棕篱蕉落贮秋阴,睡足萧然学越吟。

懒似嵇康初不锻,閒于陶令更无琴。

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

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自适

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

閒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

但道孤生元废弃,莫言频数论平生。

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自宽

无奈愁何强自宽,细将心事乐江干。

新诗时向梦中得,明月多从枕上看。

吾道若存生有益,君恩可报死何难。

五陵祥瑞烟何在,何日端门朝百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