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钱塘江上春潮急,风卷锦帆飞。

不堪回首,离宫别馆,杨柳依依。

蓟门听雨,燕台听雪,寒入宫衣。

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

形式: 词牌: 人月圆

翻译

钱塘江上的春潮汹涌湍急,风儿吹动着华丽的船帆仿佛飞翔一般。
我不忍再回想,那些离宫别院中,杨柳轻柔地摇曳,依依不舍的情景。
在蓟门聆听雨声,在燕台感受雪花飘落,寒冷穿透了宫中的衣物。
美人懒于梳理秀发,肌肤消瘦,两行红泪悄然滑落。

注释

春潮:春天的钱塘江潮水特别大且急促。
锦帆:装饰华丽的船帆。
离宫别馆:古代皇家或贵族的宫殿和别墅。
杨柳依依:形容杨柳随风轻轻摇摆的样子,象征离别之情。
蓟门:古代边关之一,这里指北方地区。
燕台:古代燕国的都城,这里泛指北方的宫廷。
宫衣:皇宫中的衣物。
娇鬟:美丽的发髻。
香肌:形容女子肌肤白皙如香。
红泪:形容女子悲伤时流出的眼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之景,开篇即以“钱塘江上春潮急”勾勒出季节与自然环境的紧迫感。接着,“风卷锦帆飞”则展示了动态中的生机与美感,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迅速离去的心境。

然而,这种景色并未带给诗人欢愉,反而在“不堪回首”中流露出一种无法承受的哀愁。这里的“回首”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眷恋,也蕴含着对现实无奈的逃避。而“离宫别馆,杨柳依依”则将这种哀愁具体化为对往日美好场所的留恋,这些地方现在只剩下杨柳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凄凉。

诗人接着写到“蓟门听雨,燕台听雪”,这里的“蓟门”、“燕台”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但在此被用来描绘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雨和雪,通常象征着悲伤的情感,而诗人在这些地方聆听天气的变化,更凸显出其内心的凄清与悲凉。

“寒入宫衣”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宫衣”不仅指代着物理意义上的衣服,也象征着一种无法逃脱的宿命感。

最后,“娇鬟慵理,香肌瘦损,红泪双垂”几句,则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身心状态。这里的“娇鬟”、“香肌”都是对女性美貌的描述,而“慵理”则传达出一种无力感和悲哀。而“瘦损”和“红泪双垂”则更是直接展示了诗人因为内心的痛苦而导致的身体上的消瘦和眼中的泪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个人的悲伤,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所向的时代背景。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算子.河南送妓移居河西

我向河南来,伊向河西去。

客里相逢只片时,无计留伊住。

去住总由伊,莫把眉头聚。

安得并州快剪刀,割断相思路。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六州歌头.江都

绿芜城上,怀古恨依依。淮山碎。江波逝。昔人非。

今人悲。惆怅隋天子。锦帆里。环朱履。丛香绮。

展旌旗。荡涟漪。击鼓挝金,拥琼璈玉吹。恣意游嬉。

斜日晖晖。乱莺啼。销魂此际。君臣醉。貔貅弊。

事如飞。山河坠。烟尘起。风凄凄。雨霏霏。

草木皆垂泪。家国弃。竟忘归。笙歌地。欢娱地。

尽荒畦。惟有当时皓月,依然挂、杨柳青枝。

听堤边渔叟,一笛醉中吹。兴废谁知。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凤鸾双舞

慈元殿、薰风宝鼎,喷香云飘坠。

环立翠羽,双歌丽调,舞腰新束,舞缨新缀。

金莲步、轻摇彩凤儿,翩翻作戏。

便似月里仙娥谪来,人间天上,一番游戏。

圣人乐意。任乐部、箾韶声沸。

众妃欢也,渐调笑微醉。

竞奉霞觞,深深愿、圣母寿如松桂。迢递。

更万年千岁。

形式: 词牌: 凤鸾双舞

天香

迟日侵阶,和风入户,朱弦欲奏还倦。

一幅鸾笺,五云飞下,赐予内家琴苑。

音随指动,犹彷佛、虞薰再见。

妙处谁能解心,和平自无哀怨。

猩罗帕封古洗,有龙涎、渗花千片。

骤睹瑶台清品,眼明如电。

爇白桐窗竹几,渐缕缕腾腾细成篆。

就祝金闺,天长地远。

形式: 词牌: 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