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其四)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一个事物包含了感知听闻和觉知,因为各种尘世景象触发了它的反应。
即使是最灵性的存在也并非实质存在,那么听闻、感知、觉知和知觉凭什么作为依托呢?

注释

一物:一个事物。
含:包含。
闻见觉知:听闻、感知和觉知。
盖:因为。
诸:各种。
尘境:尘世景象。
显:显示。
其:它的。
机:反应机制。
灵常:最灵性的存在。
尚:甚至。
非有:并非实质存在。
四者:这四种(感知等)。
凭何:凭什么。
作:作为。
所依:依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性地颂》(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人在这里探讨的是宇宙万物和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万物都是互相包含、互相影响的,它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方式被人们所感知和理解。而“盖诸尘境显其机”则指出这些尘世间的事物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或规律。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思想。这里的“灵常一物”指的是宇宙中的万物,包括精神和物质,而“尚非有”意味着这些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最后,“四者凭何作所依”则是在探讨如果没有坚固的基础,四种感官(听、视、触、思)又能依赖什么来感知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宇宙和人类感官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和认知本质的哲学沉思。

收录诗词(139)

张伯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性地颂(其五)

不移一步到西天,端坐诸方在目前。

项后有光犹是幻,云生足下未为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性地颂(其二)

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障遮。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绝句(其四)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绝句(其二)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若解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