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呈王介甫

羁旅迫岁晚,班毛混满簪。

游无果下马,坐乏囊中金。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

幸闻清论数,竟日解悲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漂泊在外接近岁末,白发如乱草混杂在发簪间。
游玩没有收获,口袋里的钱也所剩无几。
风尘扬起,四周充满风声,天空阴沉,大雪深重。
有幸听到几次清谈,整天的悲伤情绪似乎得到了缓解。

注释

羁旅:漂泊在外。
迫:接近。
岁晚:岁末。
班毛:白发。
混满簪:乱草般混杂在发簪。
游无果:游玩没有收获。
果下马:指在佛寺门前供人骑乘的小马,此处比喻游玩无所得。
坐乏:坐立不安,形容穷困。
囊中金:口袋里的钱。
尘涨:风尘扬起。
风声满:四周充满风声。
天昏:天空阴沉。
雪气深:大雪深重。
幸闻:有幸听到。
清论:高雅的谈论。
竟日:整天。
解悲吟:缓解悲伤的情绪,此处指心情得到舒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羁旅之人在岁晚时的凄凉心境。"班毛混满簪"形象生动,传达了主人公头发斑白、年华老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其社会地位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坐乏囊中金"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拥有物质财富,但内心仍旧感到空虚和疲惫。

"尘涨风声满,天昏雪气深"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整体的悲凉氛围。尘土飞扬、风声呼啸,以及天色昏暗、雪意浓重,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沉重感。

幸运的是,"幸闻清论数"表明诗人在这种情境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慰藉,这种清新的见解或许来自于朋友、师长或者是自己内心深处的领悟。最后一句"竟日解悲吟"则意味着通过这样的交流和理解,诗人的悲伤之情得到了缓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羁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寻找精神寄托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6)

朱明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安石妹婿。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九)。官著作佐郎,进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曾知秀州,迁两浙监司(同上书卷二七八、三五五)。官至大理少卿。事见《王荆公诗注》卷三《寄朱昌叔》注。今录诗六首

  • 字:昌叔
  • 籍贯:江都(今江苏扬州)

相关古诗词

靡靡

源源世俗尚依违,靡靡风流日正微。

吾病未能终是是,人言何似喜非非。

况当天下难能地,欲拨憸人未发机。

要格君心是知术,不然应合买山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上黄任道

家世无双旧,材资第一良。

山川储地秀,日月合天光。

远色抵千古,洪声压四方。

道如天未丧,子让世谁当。

文斧摩空运,儒工缩手藏。

镕金斥淄石,截玉出端刚。

追复轩羲旧,裨缝典诰亡。

誇传争噍噍,问望蔚堂堂。

章甫通期冠,缁裘讵合裳。

计量遗丈引,收取竟寻常。

有渐虽宜贺,论才固在伤。

偶来官簿版,何异任牛羊。

客有装垂橐,时穷道括囊。

贫才完竖褐,义不及妻糠。

剑折终羞屈,兰移不改香。

幸偷容足地,耻学及羹墙。

同日如无善,当年尚取狂。

互乡前事在,北面有先望。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上聱隅先生

夫子儒门杰,心诚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随邦计,咸期利国宾。

生民待儒效,天意属人伦。

蜀犬争惊日,邹人不识麟。

穷途千古泪,白发四方尘。

弊世谁思救,仁贤自合振。

爱狙徒食费,好鹤浪轩驯。

不结临川网,偷安厝火薪。

忠言惊苦逆,恬议贵因循。

漆轨书三上,清时死九滨。

不思防蚁壤,徒欲卫龙鳞。

当道豺狼愎,升堂犬马嚚。

旱馀云不雨,命塞器藏身。

独抱遗经老,来为后进陈。

手提三圣出,口压九师堙。

众耳雷霆震,群观日月新。

韦编重断绝,文席互酬询。

鲁变全归道,陈粮绝更贫。

贱生无自幸,俗系弗容亲。

盆覆徒经日,龟埋不伏人。

短诗徒自讼,已伏下斯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

彼雪晚何淫,乘时横此临。

必将滋及物,自合大为霖。

也道春来好,何馀臈后阴。

冬冥诚不道,苍帝亦何心。

俗口誇同粉,愚观谓似琳。

独于平处薄,不似险中深。

逆吹争为力,凌寒苦助侵。

落疑天未悟,压恐地难任。

蛰户开重墐,冰鱼上复沉。

欲开花谩妒,垂死草奚禁。

短韵徒堪叹,凭君附入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