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其五十二)

斥鴳飞蓬蒿,昼夜声唧唧。

大鹏运天末,鼓簸垂云翼。

小大固不同,赋性各有适。

夫何含齿徒,终岁不遑恤。

田毛责地征,庸调苦徭役。

安得萧与曹,民心庶宁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五十二)》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斥鴳(一种小鸟)在蓬蒿丛中日夜鸣叫,象征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它们的小巧身躯与大鹏展翅高飞形成鲜明对照。大鹏象征着志向远大、翱翔天际的力量,而斥鴳则代表了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普通人(含齿徒)整年劳碌,却无暇顾及自身福祉,田间的劳役和赋税繁重,如同田毛责于土地,庸调(指赋税)和徭役令人苦不堪言。诗人渴望出现像萧何和曹参那样的贤能官员,能够体恤民情,使百姓生活安宁,社会得以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收录诗词(561)

童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寓(其五十三)

诚能格异类,信可孚豚鱼。

昭然布方册,斯理不我诬。

宏农虎东渡,潮阳鳄南驱。

颍川凤来集,驺邑蝗不飞。

斯民实人类,而岂物不如。

顽贪信可变,愧无韩邓俱。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四)

珠藏川发媚,玉韫山生辉。

君子抱奇器,厥闻乃四驰。

奈何郑人朴,云是鼠腊为。

名存实则病,百世空成嗤。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五)

蛇足不可添,虎尾竟难履。

弄巧本无成,逢危贵知止。

陈蕃死北台,晁错斩东市。

黄泉如有知,冤魂共谁语。

形式: 古风

感寓(其五十六)

有客遗瓠种,树之南山隅。

秋风结佳实,呺然成巨壶。

剖之以为瓢,濩落无所需。

谁将虑大樽,逍遥浮江湖。

物固各有用,在子宜有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