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童轩的《感寓(其五十二)》描绘了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斥鴳(一种小鸟)在蓬蒿丛中日夜鸣叫,象征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它们的小巧身躯与大鹏展翅高飞形成鲜明对照。大鹏象征着志向远大、翱翔天际的力量,而斥鴳则代表了平凡百姓的日常生活。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普通人(含齿徒)整年劳碌,却无暇顾及自身福祉,田间的劳役和赋税繁重,如同田毛责于土地,庸调(指赋税)和徭役令人苦不堪言。诗人渴望出现像萧何和曹参那样的贤能官员,能够体恤民情,使百姓生活安宁,社会得以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历史典故,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