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展先府君墓(其三)

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

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

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

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清明展先府君墓》组诗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亲情之间的矛盾与抉择,以及在面对亲人离世时的哀痛与怀念。

首联“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为国效力,没有能够贡献出“三略”之策,即古代兵法中的三部重要兵书,以报效国家。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与亲人分别五年之久的现实,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之间的冲突。

颔联“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诗人以“禾黍”和“蓼莪”两个意象,象征着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哀悼。禾黍泪,暗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滴向蓼莪篇,则是将泪水倾注于悼念亡亲的篇章之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思。

颈联“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海阔天高,仿佛迷失了驾驭龙舟的方向,象征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迷茫;山长路远,马鞭断折,暗示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与无奈。

尾联“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诗人感慨在移孝为忠的过程中,难以割舍与亲人的离别,最终只能在黄泉之下,继续怀念与哀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责任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国家与亲情之间所面临的道德与情感的抉择。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清明展先府君墓(其四)

雨露悲寒食,丘中宿草萋。

蘋蘩无妇采,乌鸟向人啼。

勉继春秋志,高求海岳栖。

右军能誓墓,此地蕺山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其一)

苏耽成道返,阿母大欢娱。

何意天边月,还为掌上珠。

白华长抱蒂,朱凤更将雏。

日夕流霞献,慈颜似鲍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其二)

久客边州里,初归涨海滨。

三迁忧老母,九死愧先臣。

深爱存颜色,微忠托隐沦。

帘前双燕好,挟子献青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其三)

涕泣辞京国,间关出战尘。

发肤归父母,薪胆献君臣。

逃墨因多难,成仙未是仁。

蛮江葭菼外,此日复垂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