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并序(其五十九)

沙门莫苦远祇桓,身四威仪且自观。

蓬若出麻终不直,僧离清众太无端。

从前上古诸先德,尽向丛林里获安。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沙门远离寺院的行为与前人遵循传统在丛林中修行的智慧,表达了对当下行为的反思。首句“沙门莫苦远祇桓”劝诫修道之人不必过于远离寺院,暗示了修行并不在于地理位置的远离,而在于内心的清净与遵循教义。接着,“身四威仪且自观”强调了修行者应当注重自身行为举止的规范,即“身、口、意”的清净,通过自我观察来提升修为。

“蓬若出麻终不直”运用比喻,将沙门比作蓬草,即使从麻中生长出来,最终也无法成为直挺的麻,暗指远离寺院的行为难以达到预期的修行效果。后两句“僧离清众太无端”进一步指出,僧侣离开清净的僧团,这种行为显得毫无道理,违背了佛教修行的基本原则。

最后,“从前上古诸先德,尽向丛林里获安”总结了前人的智慧,指出古代的圣贤们都在丛林中找到了修行的安宁,强调了在自然与集体中修行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既是对当时某些修行行为的批评,也蕴含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尊重与推崇。

收录诗词(94)

居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并序(其六十)

人天须假像行持,无像无形世岂知?

空生体得岩中坐,华雨由来责见迟。

三乘欲学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一)

一切名山到因脚,辛苦年深与袜著。

如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个破木杓。

破木杓,俵与众生甘露药。

众生吃了尽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却。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二)

无端遣向墨池边,染得身衣黑似烟。

却去上流清处洗,身心用尽亦如然。

令教脱却重披素,不免依前著净缘。

染净二途俱不了,到头须得自心玄。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并序(其六十三)

拟住城隍守不非,见云生处又思归。

三间茅舍喜犹在,九带青萝尚绕围。

松柏近栽方始盛,槿花秋首未尝萎。

山云叆叇虽垂布,承揽不知谁复谁?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