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本觉寺三过堂

文翁兰若接村墟,满径蒿莱岁月馀。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

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寺庙,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静谧之美。首句“文翁兰若接村墟”,以“文翁”借指寺庙,与周围的村落相连,营造出一种古朴的乡村氛围。接着“满径蒿莱岁月馀”,描述了寺庙内长满了杂草,时间在这里留下了痕迹,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塔拥珠光衔舍利,池涵碧水浸芙蕖”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宝塔上珠光闪烁,似乎还保留着往日的辉煌;池塘中碧水环绕着盛开的荷花,一派生机盎然。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疏花鸟语和清梵,古壁蜗涎学篆书”则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稀疏的花朵与鸟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与诵经的声音和谐共鸣;古老的墙壁上,蜗牛的痕迹仿佛在模仿着篆书的笔画,增添了几分趣味与神秘感。

最后,“寂寂空堂谁复过,去来今事总成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空荡荡的大殿无人问津,曾经的故事如今都化为虚无,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堂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沧桑与静美,以及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

本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田家

野老林居竹树低,白头志愿乐卑栖。

石矼新水鱼贪荇,茅屋深村燕惜泥。

明月采菱归渡口,梨花沽酒过村西。

由来生事须当计,学稼何妨复灌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居

小窗拥被昼偏永,高枕寥寥听雨眠。

匣中古镜有片月,壁月素琴无一弦。

春深何事寒更作,落落几番风夜颠。

东郭美人期不至,维摩有室榻空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重至荒墩庵

流水桃花大士家,道人曾此泛星槎。

白牛塘上閒吹笛,归去儿童日已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山阴道中

兰舸逐江开,秋深勾践台。

探奇从竹箭,即事坐莓苔。

白雁行行急,丹枫树树摧。

霞标望不极,疑是赤城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