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一)石窗

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

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

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窗开自真宰,四达见苍涯",表明诗人居住的地方如同天地之间的大门,四面通透,可以看到远处的青山。这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描绘,也隐喻着心灵的开阔与自由。

接着"苔染浑成绮,云漫便当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苔藓覆盖得如此完整,就像织物上的图案;云彩漫卷而来,却又像是轻柔的丝线。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棂中空吐月,扉际不扃霞",这里的"棂"指的是窗棂,即窗格中的横木。月光透过窗棂洒入室内,而晨曦则从门缝中透出。这两句诗通过对光线变化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

最后"未会通何处,应怜玉女家",诗人似乎在自问自己的心灵之所向,也许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归宿。"玉女"常指道教中的仙女或天界的女性,此处可能暗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于纯净、自由和永恒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二)过云

粉洞二十里,当中幽客行。

片时迷鹿迹,寸步隔人声。

以杖探虚翠,将襟惹薄明。

经时未过得,恐是入层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八)青棂子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

必共玄都柰,花开不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五)鹿亭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

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六)樊榭

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

石洞鬨人笑,松声惊鹿眠。

井香为大药,和语是灵篇。

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