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和送江梅山茶来

山茶有色笑江梅,无色江梅谢不才。

莫言无色无才思,几许才从色上来。

天际素娥能绰约,人间红袖恨徘徊。

谁将玉质酡颜醉,绛雪朱丝解不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山茶花儿颜色鲜艳,笑对江边的梅花,虽然梅花没有色彩,但它也不逊色。
别说我江梅没有色彩和才华,其实它的美是从那无色中显现出来的。
天边的嫦娥身姿轻盈,人间的女子却因思念而徘徊。
谁能将你的如玉肌肤和醉人的红颜比作酒,那深红的花瓣和琴弦上的朱丝都无法解开这缠绵之谜。

注释

山茶:山茶花。
笑:微笑,形容花开得灿烂。
江梅:江边的梅花。
无色:没有色彩。
谢:逊色,这里指不甘示弱。
才:才华。
几许:多少,表示程度。
色上来:美从无色中显现出来。
天际素娥:天边的嫦娥(比喻清冷的月亮)。
绰约:姿态优美。
人间红袖:人间的女子(借指美女)。
恨:遗憾,思念。
徘徊:犹豫不决,这里指女子因思念而走来走去。
玉质:如玉的肌肤。
酡颜:微醉时的红晕脸色。
绛雪:深红色的花瓣。
朱丝:琴弦,这里比喻女子的秀发或红颜。
解不开:无法解开,形容情感难以割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胡季和送江梅山茶来》,通过对江梅与山茶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才情的赞美。首句“山茶有色笑江梅”,以拟人手法写山茶鲜艳的颜色胜过江梅,暗示山茶的生机勃勃。次句“无色江梅谢不才”,则借江梅的“无色”自谦,暗含其内在的高洁品质。

接下来,“莫言无色无才思,几许才从色上来”进一步强调山茶虽无显眼色彩,但其内在的才情却通过色泽得以显现,隐喻人的才华并非全然外露,内在的修养更为重要。诗人以“天际素娥能绰约,人间红袖恨徘徊”描绘山茶如月宫仙女般清雅,而江梅似人间女子的娇羞,形成对比,增添了诗意。

最后两句“谁将玉质酡颜醉,绛雪朱丝解不开”,以“玉质”形容山茶的质地,以“酡颜”比喻其色泽,表达出山茶醉人心魄的魅力,而“绛雪朱丝”则象征着难以解开的美丽谜团,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山茶的内在美和外在魅力,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品才情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说之复兼二公而作圆机既同邪籍之契显夫又与仆元丰五年登科事相类时曾子固坐失考罚铜三十斤后为先人语之甚详

波臣好荡箕风急,浮世谁为自必人。

顾我高飞摧短翮,念君阔步踬长绅。

一枝青桂憎兄好,三府丹书重友因。

近接语言遥梦寐,共将白发傲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追感

颍水箕山已卜休,忽逢新政误恩收。

白头不识为郎叹,黄帽难供作客愁。

何事京师书信断,漫从泽国稻粱谋。

和亲莫恃河为界,百骑东来破一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邢子强还洛

行乐洛城为第一,暂劳使节持还家。

桥头铺遍中秋月,楼上吹残九日花。

谁听高谈擒虎豹,且容浊酒傲烟霞。

从君一笑知无分,短发长途倍叹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李先之归南

夫子声名大,凄凉三十年。

晚交弥好易,夙志自覃玄。

泰华冰霜洁,江湖鸿雁边。

别期不相假,吾道信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