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追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颍水箕山已卜休",以颍水和箕山的隐逸典故,暗示自己曾期望过退隐生活;然而"忽逢新政误恩收",转折指出政策改变让他意外地被召回朝廷任职,这并非他所愿。
"白头不识为郎叹",诗人以白头之年感叹被朝廷征召的无奈,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与困惑。"黄帽难供作客愁",借黄帽(古代官员的服饰)表达出作为客居他乡的官员,心中充满了愁苦。
接下来的"何事京师书信断",表达了诗人与外界联系中断的忧虑,暗示了朝廷内部可能存在的矛盾或变故。"漫从泽国稻粱谋",诗人自嘲在偏远之地勉强谋生,暗含对朝廷现实的不满。
最后两句"和亲莫恃河为界,百骑东来破一州",以警示的口吻告诫,不要仅依赖自然屏障如黄河来维系和平,暗示敌人的威胁迫在眉睫,国家边境形势严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仕途感慨,又有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