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诗《咏彬县塔》由张金度所作,描绘了彬县塔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诗人以“浮图耸矗碧山头”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塔身挺拔、直插云霄的雄伟姿态,与碧绿的山头相映成趣。接着,“顶上藤萝老树秋”一句,通过藤萝和老树的描写,赋予塔以岁月的痕迹,渲染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天宝乱离经过未,开元遗迹尔还留。”这两句承上启下,暗含对塔所在地区历史变迁的感慨。天宝年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而开元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盛世。诗人借这两个历史节点,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战乱离散的无奈。
“月临七级彬亭冷,影浸孤城碧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塔下的景色,月光洒在塔的七级之上,显得格外清冷,塔的影子则倒映在流淌的碧水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通往塔顶的阶梯荒废了?这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关切,也是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深深叹息。高处的塔顶,似乎成了人们心中难以触及的梦,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彬县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时代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