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园感旧

一雨园林足,泉声百道来。

夕阳明螮蝀,高阁暗莓苔。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

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清新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首句"一雨园林足",简洁地表达了雨后园林的滋润与生机盎然,一个“足”字透露出诗人对雨水带来的丰盈的欣赏。接下来的"泉声百道来",通过泉声的描绘,展现了雨后水汽弥漫,泉水潺潺的动态画面。

"夕阳明螮蝀",夕阳映照下的彩虹如虹霓般明亮,为园林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高阁暗莓苔"则以对比的手法,写出高处阁楼在夕阳余晖下显得幽暗,苔藓生长,更显静谧和岁月的痕迹。

"燕绕横塘楫,鱼窥曲水杯",这两句通过燕子在水边飞翔和鱼儿在曲折的水面游弋的细节,进一步生动地描绘了园林的自然生态,也寓含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最后两句"古藤应识我,亲见五回开",诗人将自己与古藤相联系,表达出对园林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多次来访的深情。古藤仿佛有了生命,见证了诗人的多次造访,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园林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新的自然美和深沉的历史感。

收录诗词(448)

洪亮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一字稚存,晚号更生居士。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 字:君直
  • 号:北江
  •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46~1809

相关古诗词

泰山道中(其一)

兹山亘东方,郁勃截生气。

虚轮扇风海,空腹入天地。

其高无端倪,一半植空际。

滃滃云出始,袅若丝发细。

俄焉分道骋,寰宇悉衣被。

洪荒迨今日,年代渺谁记。

登封坛数尺,藉以验兴替。

允哉神明区,心精默相契。

形式: 古风

泰山道中(其二)

山人渡海来,告我山势尊。

波面日出时,与山相吐吞。

遥看不知山,谓是天有根。

峰棱破空垂,倒挂日月轮。

青冥一气中,高下固不分。

伊谁启鸿濛,当有主者存。

双厓划然开,截作天东门。

形式: 古风

泰山道中(其三)

一山戴一山,重戴至谷口。

遵山视重戴,高仅及社首。

方知众高积,拔势乃得陡。

山坳环数郡,元气蒸泽薮。

中虚蕴灵宝,万古谁敢剖。

天阊虽已逼,地轴亦孔厚。

七十二代君,贞符藏北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泰山道中(其四)

山形非徒高,远莫测所届。

沧溟三万里,石脉透海外。

当其势奔腾,显越齐鲁界。

低瞻饶岳渎,并此析支派。

巍巍兼荡荡,克配天体大。

其标难正视,万象怵光怪。

支峰皆整肃,略不涉奇态。

风递沧海涛,山前作清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