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与雨庵夜话

菩提绝似古招提,两屐行来自不迷。

旧伴閒云归竺国,新添流水入曹溪。

何人谩放双凫去,老我还同一鹤栖。

刻烛相看过夜半,廿年心事重留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名为《菩提寺与雨庵夜话》。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于古寺之中,感受着历史的沉淀与自然的宁静。首句“菩提绝似古招提”,以“绝似”二字强调了菩提寺与古代寺庙的相似之处,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意境。接着,“两屐行来自不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环境的熟悉,仿佛一双木屐引领他穿越岁月,自在前行。

“旧伴閒云归竺国,新添流水入曹溪”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和水赋予情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环境的变化。闲云归去,象征着过去的流逝;新添流水,则预示着新的生命与活力的注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变换,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何人谩放双凫去,老我还同一鹤栖”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双凫”与“一鹤”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双凫或许代表了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生活方式,而一鹤则象征着诗人自己,选择了一种更为内敛、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一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思熟虑。

最后,“刻烛相看过夜半,廿年心事重留题”点明了夜晚的对话与情感的交流。在烛光下,诗人与友人共度长夜,分享了彼此的心事与回忆。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珍视。通过“廿年心事重留题”,诗人表达了对这段经历的深刻记忆与怀念,以及对友情与时间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0)

姚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 字:公绶
  • 号:谷庵
  •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 生卒年:1422—1495

相关古诗词

奉寄荆门判俞君汝钦

解携三度见秋残,开过黄花独倚阑。

寄赠虽无青玉案,相期惟有紫宸班。

书从回雁来千里,望绕荆门隔万山。

宣室求贤正如渴,伫看明诏为催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慈乌

昔乌巢我树,母在慈乌来。

无母今何恃,惟增返哺哀。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折花仕女

爱濯蔷薇露,凌晨试折来。

低鬟犹未插,含笑傍妆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题竹寄内弟公操

忆共江南水竹居,清风三径黑甜馀。

而今对画思兄弟,纵有双鱼莫寄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