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

崖势石龙如,中为大士居。

茗花时现异,檀施最缘渠。

灶爇山枝湿,灯悬龛影虚。

山门难即去,奇嶂列前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山崖的形状像石龙蜿蜒,中央住着尊贵的菩萨。
偶尔有茶花显现奇异,檀香施舍多半因它。
炉火燃烧着潮湿的山枝,灯光在佛龛的影子中摇曳。
想要离开这山门并不容易,前方排列着奇特的屏障。

注释

崖势:山崖的地形或走势。
石龙:形容山崖形状似龙。
大士:对菩萨的尊称,尤其是女性菩萨。
居:居住或位于。
茗花:茶花。
异:奇特或不寻常。
檀施:檀香的施舍或供奉。
渠:这里指代茶花。
灶爇:烧火做饭。
山枝:来自山林的树枝。
灯悬:悬挂着灯。
龛影:佛龛的阴影。
山门:寺庙的大门。
即去:立即离开。
奇嶂:奇特的山峰屏障。
除:排列或阻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山中寺庙的独特景象,以罗汉寺为题,作者戴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环境和修行氛围。首句“崖势石龙如”形象地刻画了山崖的险峻,仿佛石龙盘踞,富有动态感。寺庙位于其中,显得庄重而神秘。

“中为大士居”点明了寺庙的核心是供奉着尊贵的大士(可能指罗汉),暗示了佛法的崇高地位。接下来,“茗花时现异”描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茗花(茶花)不时展现出奇异的色彩或形态,增添了禅意。

“檀施最缘渠”则表达了檀香信徒对寺庙的虔诚,檀香的香气与僧人的修行活动紧密相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细节:“灶爇山枝湿”,炊烟袅袅升起,山枝燃烧,湿气蒸腾,体现了僧人们在简朴中的生活态度。

“灯悬龛影虚”描绘夜晚的景象,灯光透过佛龛的空隙投下虚幻的光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禅境。最后两句“山门难即去,奇嶂列前除”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留恋,以及对山门前那层层叠嶂的壮丽景色的赞叹,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偏远和自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禅意于山水之间,展现了罗汉寺的宁静与神圣,以及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饯曹西士宰南康

君名华省里,庐岳未应过。

寿日人兼饯,凉风湖际多。

茶醒怜鹤睡,琴寂听渔歌。

候骑新来说,先声众已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前休处士余君挽词

事向生前了,名逾死后新。

溪山三尺冢,诗酒四时春。

急义先乡社,忧民问搢绅。

蜃江才一苇,恨阻送车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贺水心先生七十

欲盟鸥鹭老昌湖,其奈君恩未许何。

迟此经纶今日后,定须酬折得年多。

著书新稿天无尽,阅世閒心海不波。

七十却嫌人贺寿,缭墙闭雨长庭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赵开府仪国公挽词(其一)

郎星卿月递辉光,忽着蝉冠换鹭行。

人世阅来知幻境,钧天归去侍先皇。

棠阴政惠人人说,花底篇章字字香。

一段风流埋不得,传家玉雪照人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