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陈其姓工于画牛马鱼一日持六簇为赠以换诗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

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

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

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

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

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蒲苇丛。

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

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

有时蓑笠过田间,农妇农夫相往还。

手放锄犁吹短笛,日暮青郊黄犊闲。

王孙贵人不识此,此是吾侬佳绝处。

挂君图画读吾诗,令人懒踏长安路。

形式: 古风

翻译

六幅生丝画卷轻描淡写,她笔下展现出无尽的才情。
骏马如电,血汗斑驳,耕牛疲倦则卧于草丛。
雨后陂塘水面泛起薄雾,群鱼跳出嬉戏,姿态悠闲。
万物在画中充满生机,非一般画家所能描绘。
请你在这三幅画面中,为我添上渔翁的形象。
渔翁独坐岸边石头,身边白鹭栖息于芦苇丛。
他时而游走寻找灵感,缓步山间,马儿跟随。
书童背着锦囊跟随,夕阳照在树梢,乌鸦鸣叫傍晚。
渔翁有时穿蓑戴笠过田间,农人来往,笛声悠扬。
日落田野,黄牛悠闲,农夫农妇互相往来。
贵族公子不懂此景,这是我心中的绝美之地。
将你的画和我的诗挂起,使人不愿再走繁华的长安路。

注释

生绢:精细的生丝织品。
淡墨:淡雅的墨色。
伊人:指代女子。
造化:自然的创造力。
骅骝:骏马。
牯牸:壮实的耕牛。
陂塘:池塘。
潇洒:自由自在。
生意:生命力。
寻常:平常。
渔翁:垂钓者。
款段:缓慢而稳重的步伐。
木杪:树梢。
鸦噪:乌鸦鸣叫。
蓑笠:蓑衣斗笠。
青郊:青翠的郊野。
王孙贵人:贵族公子。
吾侬:我。
佳绝处:极美的地方。
懒踏:不愿行走。
长安路:古代都城长安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戴复古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艺术创作。诗中首先提到生绢上的淡墨画,显示出画家技艺高超,尤其是对骏马(骅骝)和耕牛(牯牸)的描绘栩栩如生,仿佛捕捉到了瞬间的动态与静态之美。接着,诗人描述了雨后陂塘中的群鱼嬉戏,以及渔翁垂钓的闲适场景,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诗人邀请读者在画面中添加渔翁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孤石、白鹭和山径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随后,诗人又描绘了游历山水、寻找灵感的生活片段,以及农夫劳作时的田园风光,这些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韵。

最后,诗人强调这幅画作和诗篇所传达的是普通百姓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与王孙贵人的繁华世界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深深热爱和对都市喧嚣的疏离。整首诗以一幅画作引发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懒不作书急口令寄朝士

老病懒作书,行藏诗上见。

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对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宁久绊。

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辩。

随才供任使,小大皆众选。

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变。

与之致太平,朝廷还旧观。

老夫眼尚明,细把诸君看。

试将草草书,用写区区愿。

一愿善调燮,二愿强加饭。

三愿保太平,官职日九转。

形式: 古风

闻说乌衣国,低连海上村。

春来避霜雪,秋去长儿孙。

华屋语如诉,故巢多不存。

双飞恼幽独,红袖有啼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之诗求跋其后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形式: 古风

赠万杉老秀痴翁二首(其二)

读儒书五千卷,通禅门八万条。

宴坐万杉林下,四旁风雨萧萧。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