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七日归故园酌红梅花下

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

留春借冬皆乐事,但苦世上无閒人。

平皋梅花如雪浪,夜色晨光迷滉漾。

就中红香清且妍,风流故在海棠上。

昨夜月明天不寒,梦中走马来花前。

旧时都下千金买,翻弃草莽不值钱。

性情贵远初厌近,久不见之端可怜。

今朝起拣白髭须,未能免俗为花娱。

小车駊騀溪石滑,一竿挂酒悬长鱼。

无人对饮花为伴,小奴亦解吹长管。

花应怜我老而狂,起舞踏影月凌乱。

老人更醉三十年,不为酒仙即花仙。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年只剩下冬季一月,今年的冬天提前拥有半个月的春天。
留住春天或延长冬季都是快乐的事,但可惜世上没有闲人。
平原上的梅花像雪浪翻滚,夜晚和早晨的光线使它朦胧摇曳。
其中红色的香气清雅美丽,风韵依旧在海棠花上展现。
昨晚月光明亮,天气并不寒冷,梦中我在花前策马驰骋。
过去京城的人愿意用千金购买,现在却被遗弃在野外,一文不值。
人的性情崇尚遥远的事物,起初对眼前的事物感到厌倦,久不见面的东西反而让人怜惜。
今天早上我挑选着白胡须,仍然无法免俗,只为赏花而欢愉。
小车在溪石间颠簸,我挂着酒壶,钓着大鱼。
无人与我共饮,花儿便成了我的伙伴,小奴也懂得吹奏长笛。
花儿似乎怜悯我年老而疯狂,我随着舞动的身影,在月下纷乱。
我已醉了三十年,不是酒仙也是花仙。

注释

剩:剩余。
先得:提前获得。
借:借用。
平皋:平坦的高地。
滉漾:水波荡漾。
红香:红色的花香。
风流:风韵,指美好的气质。
都下:京城。
草莽:荒野。
贵远:崇尚远方的事物。
怜:怜悯,喜爱。
駊騀:形容车马奔驰的声音。
长鱼:大鱼。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十二月十七日归故园酌红梅花下》描绘了诗人岁末归乡,在红梅之下饮酒赏花的情景。首句“今年剩有冬一月,今冬先得半月春”表达了诗人对冬日短暂的惋惜和对春意的期盼,透露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接下来,“平皋梅花如雪浪”形象地写出梅花盛开的壮观景象,与“夜色晨光迷滉漾”相映成趣,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

诗人以海棠的风流与梅花的红香相提并论,赞美梅花的清艳。“昨夜月明天不寒,梦中走马来花前”描绘了诗人醉眠花下的梦境,昔日繁华如今被视作贱物,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感叹“性情贵远初厌近”,表明他追求的是远方的精神寄托,而非眼前的世俗享乐。

最后几句,诗人借酒浇愁,独自赏花,无人陪伴,只有小奴吹笛为伴。花似乎理解他的心境,陪伴他起舞,诗人自嘲为“老而狂”,醉生梦死,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狂放态度。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的珍惜,又有对人生的豁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初一日醉歌

常年此日正月吉,今年经闰腊月一。

岁阑喜展一月期,胜似戈挥鲁阳日。

搔头偶见鹜陈横,曝背闲看蜂衙出。

一冬妍暖三月晴,薄雪微雨麦垄青。

平皋十亩锄溉毕,明年拟取甔石赢。

归耕还有新权柄,向时樵长今里正。

弟侄推尊不敢辞,斗酒只鸡先自庆。

牧猪酿秫待诛求,卖田买钞博性命。

北人自好南人恶,人事纷纷天未定。

君不见唐任涛宋魏闲,因诗放后逢宽令。

形式: 古风

十二月初八日晓梦归故园

红藤枕上到家园,花木萧疏可若干。

陋巷夕阳人悄悄,旧墙新雨竹娟娟。

数声啼鸟春愁破,几点残星夜话阑。

世事旋消还旋积,只留青史得千年。

形式: 七言律诗

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

时时一长吁,惭与蝼蚁俦。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

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十六夜月色佳甚对酒效乐天体招酒伴赏月

八月十六夜,清凉明月天。

新酒虽未熟,陈酒喜未乾。

早稻有馀饭,轻衫未为寒。

傍人见我醉,胸中故朗然。

有诗不自作,但咏古人篇。

唤取故山甫,醉即对床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