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

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

时时一长吁,惭与蝼蚁俦。

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

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

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

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

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

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

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岁月匆匆流逝,秋风渐紧
老马疲惫于陡坡,像放牧归来的牛一样躺下
不时发出叹息,惭愧自己与蝼蚁为伍
大雁志在万里,箭矢和网并非它的忧虑
为何苦苦哀鸣,中途失去同类就停止
壮士如今已老,只能仰望白发徒然挠头
读书有限制,视力衰退而壮志未酬
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我直上晴空飞翔
流星坠落大地,化作深山中的化石
人生的升降沉浮本无常,想到此我不禁泪流

注释

厉厉:急促的样子。
迈:流逝。
栗栗:战栗,紧张。
遒:强烈。
老骥:老马。
倦:疲倦。
卧樵:躺下休息。
蝼蚁:小虫子。
俦:同伴。
高鸿:大雁。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箭和绳索。
苦哀鸣:苦苦哀叫。
失类:失去同类。
偃仰:仰望。
搔白头:挠头。
读书:学习。
分限:限制。
志未酬:壮志未酬。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晴空游:飞翔。
流星:天体坠落。
化石:变成石头。
幽:幽深。
升沉:升迁沉沦。
涕泪流:流泪。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十二月初六日龟藏夜坐有感》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境遇的深沉感慨。首句“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以岁月匆匆和秋风的强劲象征岁月不待人,老骥疲于长途,卧息如牛,暗示自己年老力衰。诗人感叹与蝼蚁为伍,自惭不如高飞的鸿雁,志向远大却无惧猎人的威胁。

然而,诗人并未放弃,反而以“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表达壮志未酬的无奈,读书受限,只能眼望昏花,感叹时光荏苒。他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和陨落的流星,虽然命运多舛,但仍期待能有所作为,即使最终化为山石,也保持对升沉无常的清醒认识。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叹,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坚韧。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六夜月色佳甚对酒效乐天体招酒伴赏月

八月十六夜,清凉明月天。

新酒虽未熟,陈酒喜未乾。

早稻有馀饭,轻衫未为寒。

傍人见我醉,胸中故朗然。

有诗不自作,但咏古人篇。

唤取故山甫,醉即对床眠。

形式: 古风

十月三十日晴暖而梅意殊冷也

良月今日尽,始见小春天。

明日为子正,阳复于此焉。

墙阴委宿莽,已觉青娟娟。

坏壁出冻蝇,亦解飞翾翾。

向来可憎物,今者更堪怜。

梅梢太瘦生,此意正渺绵。

窥园频挟策,粒吐红豆鲜。

正须待一雪,我岂资暄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十月五日风

十月五日风,俗占端可验。

常年谁能记,两岁入程椠。

去年当此月,初三月未艳。

暮下陈村庄,夜投象原店。

道边人未眠,山曲灯微闪。

时经兵火馀,惊问暗窥觇。

往扣瓜葛门,炊糜聊属厌。

仲叔为猪肝,不辞口腹玷。

回思万马惊,心掉舌为舚。

恐恐如有追,昧爽踏霜霰。

横山过西田,恶风吹欲阽。

萧萧三两家,逋流已先占。

怜我是官人,枯薪许分㮇。

时艰无沽户,粗粝得充歉。

我行仆忙追,赵坑石排剑。

荒蹊陟崇冈,奔湍啮深堑。

有坞当中心,纸乡家自赡。

主人褐宽博,黄泥补茨苫。

邀我劝我留,铺床展伸欠。

少妇亦解事,炉中添燄燄。

我意自多危,岌岌急风缆。

蓐食入雪楼,山深路犹闇。

冰柱照层崖,霜花滑断磡。

山家喜客来,开门容弛担。

翁媪互行酌,畦菜许分盐。

此日气颇舒,愁新欢得暂。

文叔因饥寒,豆粥怀一啖。

劳薪与鍊炭,至此成针砭。

颇怪少陵妻,粉黛未忘艳。

今辰复此日,山庵私酒酽。

扫林三日风,纸帘垂襜襜。

患难几人全,生存吾已忝。

十月五日风,艰难须在念。

形式: 古风

十月初三日自邑夜归

北风茅店晚炊迟,吠犬声中踏黑归。

溪上人家应夜绩,松明一点出疏篱。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