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夜阑炳烛,聊复命题

兰成先自吟魂断。雁塞龙沙远。炉烟销尽始孤明。

恰称天涯今夜此时情。凄花飐飐流尘泊。

惜别心如昨。曙窗谁为唤啼红。

故国新霜帘幕梦华中。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夜晚独坐、思念远方的画面。"兰成先自吟魂断",诗人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淹的典故,表达自己因思念而心痛欲绝的情感。"雁塞龙沙远"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遥远,暗示着与亲人的分隔和内心的孤寂。

"炉烟销尽始孤明",炉火已熄,只有微弱的烛光闪烁,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恰称天涯今夜此时情",这句直接表达了此刻的心境,即使身处天涯海角,这份情感依然强烈。

"凄花飐飐流尘泊",用凄凉的花朵随风摇曳,比喻自己的心境漂泊不定,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惜别心如昨",表明对过去的离别记忆犹新,情感深沉。

最后两句"曙窗谁为唤啼红,故国新霜帘幕梦华中",设想黎明时分,无人唤醒梦境中的自己,只能在梦中回到故国,面对霜降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陈洵的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夜怀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沧桑感。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应天长.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形式:

宴清都.除夕,海绡楼小集,时文叔归自北京

旧语年灯款。东风约、去来人事无限。

梅扉冻粉,兰屏润绿,贮寒孤馆。金莺漫炙新簧。

向梦里、香云自暖。

趁万里、数遍春程,南烽正关归雁。

凄凉故国平居,咸阳倦客,魂意先乱。

西园载酒,东郊试马,趁时游宴。天涯更说今夜。

任坐久、林鸦易散。愿后期、只似花风,椒杯又浅。

形式:

庆春宫.灯夕,听文叔说京华旧事

相觅春沽,随常等好哦,梦回乍省今宵。

西崦吹梅,东风匀柳,岁华相望无聊。

旧寒重理,暗凄断、闲情紫箫。

佳期携手,客恨天涯,人事萧条。依稀似说前朝。

多暇承平,光景偏饶。

明月欢悰,樊楼深夜,绣尘香陌骢骄。

意销魂断,听呜咽、楼前去潮。

余薰知苦,待暖罗衾,金烬都销。

形式: 押[萧]韵

玲珑四犯.春日,饮李花下

白苧艳吭,昭华冰倚,相逢花夜曾款。

玉京仙路永,酒盏寻常浅。

春风四弦又怨,问东城、笑红谁浣。

上苑风流,洛阳全盛,回首似天远。成蹊道通攸馆。

有宫腰困舞,波语流眄。旧游明月在,梦色时相见。

逡巡待理琼瑶报,恨空锁、春阴庭院。凭醉遣。

无言自、芳心未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