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萧寺岁暮,逢洞箫客

妆梅梦靥,流水步尘,黄昏梵宇深寂。

又是染霜奁月,微微变林色。残年事,萧寺客。

念过此、迅如烟驿。暮云外、一笑相逢,竟认头白。

憔悴共天涯,往事旗亭,寻常付陈迹。

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伤歌泪,痕暗藉。

更万感、尽非畴昔。俊游远,扑面风花,还记今夕。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妆梅梦靥”起笔,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时分,寺庙内寂静无声的画面,如同梦境般虚幻。随后,“染霜奁月”描绘了月光洒在霜白的树林上,景色微变,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残年事,萧寺客”表达了词人作为老僧的身份,感叹岁月匆匆,人生如梦。他忆起过去的日子,如同疾驰的驿站,转瞬即逝。“一笑相逢,竟认头白”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与旧友重逢的惊喜。

接下来,词人回忆起与友人在天涯海角的共同经历,那些往昔之事如今已成过往,只剩下淡淡的哀愁。“几度意销魂断,平居睇乡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常之感。词中的“伤歌泪,痕暗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

最后,词人感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不再,眼前只有扑面而来的风花,唤起了他对今日相遇的深深怀念。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宴清都.除夕,海绡楼小集,时文叔归自北京

旧语年灯款。东风约、去来人事无限。

梅扉冻粉,兰屏润绿,贮寒孤馆。金莺漫炙新簧。

向梦里、香云自暖。

趁万里、数遍春程,南烽正关归雁。

凄凉故国平居,咸阳倦客,魂意先乱。

西园载酒,东郊试马,趁时游宴。天涯更说今夜。

任坐久、林鸦易散。愿后期、只似花风,椒杯又浅。

形式:

庆春宫.灯夕,听文叔说京华旧事

相觅春沽,随常等好哦,梦回乍省今宵。

西崦吹梅,东风匀柳,岁华相望无聊。

旧寒重理,暗凄断、闲情紫箫。

佳期携手,客恨天涯,人事萧条。依稀似说前朝。

多暇承平,光景偏饶。

明月欢悰,樊楼深夜,绣尘香陌骢骄。

意销魂断,听呜咽、楼前去潮。

余薰知苦,待暖罗衾,金烬都销。

形式: 押[萧]韵

玲珑四犯.春日,饮李花下

白苧艳吭,昭华冰倚,相逢花夜曾款。

玉京仙路永,酒盏寻常浅。

春风四弦又怨,问东城、笑红谁浣。

上苑风流,洛阳全盛,回首似天远。成蹊道通攸馆。

有宫腰困舞,波语流眄。旧游明月在,梦色时相见。

逡巡待理琼瑶报,恨空锁、春阴庭院。凭醉遣。

无言自、芳心未免。

形式:

西溪子

清绮波流晴镜。中有缃桃千顷。下渔舟,烟光窈。

都寻到。茅舍竹篱空好。无计可携家。始怜花。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