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其一)

十八滩穷十八叹,危途历尽此登临。

天地笑歌乃何意,储潭潭水不如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储潭庙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十八滩穷十八叹”,开篇即以“十八滩”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十八次的感叹则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然而,“危途历尽此登临”,尽管路途艰险,但最终还是克服困难,登上了高处,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天地笑歌乃何意”,这一句将天地拟人化,赋予它们以情感,仿佛天地也在以笑声和歌声欢迎或赞赏诗人的到来,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包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喜悦。

“储潭潭水不如深”,最后一句通过对比储潭的水与“深”进行描述,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水的深浅并非决定其价值的关键,正如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经历的苦难多少,而在于如何面对和超越这些困难。这句诗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登储潭庙临潭水观大树二首(其二)

习礼当时曾伐木,蔽亏日月失阴晴。

不知曾有神仙过,试问祠前老树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

人情博爱殊乡人,烱烱双眸大笔神。

收拾精神还性学,老怀能不为君欣。

形式: 七言绝句

南康门人郭瑞旧为崇安令有治声以不得于巡按一旦弃去予与奕倩访武夷意其为山主至则行矣及过此因其求言诗以见情

武夷东道是何人,山得贤侯山愈神。

强项折腰人不见,山中荣木自欣欣。

形式: 七言绝句

观庾岭白猿洞

振衣千仞出梅扃,万仞铁桥归濯缨。

异类莫言无感应,白猿出洞也来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