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传道喜雨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禦。

扑缘鬃毛困牛马,啖齧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巳觉商羊舞。

夜窗骚骚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从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巳窖八千斛,率以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蹴踏鲍、谢跨徐、庾。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夏天干旱秋天无雨,海边居民喝的水又咸又苦。
今年春天气候温暖,虫害滋生,地上的虫子比土还多。
我预先担忧它们一旦长出翅膀,嘴像疾风般不肯吐出有害物质。
之前它们渡过长江进入吴越之地,排列成阵如同项羽领军。
农夫们束手无策只能哭泣,人力微薄实在难以抵挡。
它们扑打鬃毛困扰牛马,咬破衣物侵入房屋。
我们坐视不理又有何心肠?古人常用火烧蝗虫以除害。
拿起锄头挖掘,谁敢落后?即使得到粮食救济也是杯水车薪。
常山山神定会庇佑,驱赶雷公电母来帮忙。
想必郡守年迈又愚钝,想要亲手抚平百姓的苦难。
山中归程时天色已变,路上已见商羊(传说中的预示丰年的鸟)起舞。
夜晚窗户边松竹声嘈杂,早晨田间流淌着甘露。
历来蝗灾旱灾相伴,这是老农的智慧之言。
希望能积累雨水,消除灾害,迎接丰收的年景。
县前已经储备了八千斛粮食,以一升粮食对应一亩地的需求。
再看蚕妇们度过第一眠,不必急于庆祝,丰收还未到来。
先生的文采令我敬畏,他的文章能超越鲍照、谢灵运等大家。
偶尔的谈笑也能写出佳作,恐怕会被传唱成诗歌。
一地降雨怎能称道,我君的美德普照九州。
'中和'、'乐职'何时能实现?应向学生推荐何人来治理。

注释

夏旱:夏季干旱。
咸苦:味道咸苦的水。
生蝝:繁殖的害虫。
戢戢:形容众多。
区区:微小,不足道。
扑缘:扑打缘由。
鲍、谢跨徐、庾:古代著名诗人。
乐府:古代音乐机构或诗体。
陋邦:简陋的国家。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
中和:和谐,平衡。
乐职:音乐与职责相关,可能指治理之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旱灾严重的画面,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自然环境和农民生活的巨大差异,表达了作者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忧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引用,如项羽布阵横空的壮观场景,以及对《易经》中“积润扫遗孽”的含义的运用,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结合,如“戢戢多于土”、“扑缘鬃毛困牛马”等句子生动描绘了旱灾对农耕和牲畜的影响。同时,“坐观不救亦何心”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了作者期待丰收以及希望能够记录下这次喜雨带来的转机,并且通过文学作品传承下来,这是诗人对于文化传播和个人使命的一种展现。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关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城里田员外,城西贺秀才。

不愁家四壁,自有锦千堆。

珍重尤奇品,艰难最后开。

芳心困落日,薄艳战轻雷。

老守仍多病,壮怀先已灰。

殷勤此粲者,攀折为谁哉。

玉腕揎红袖,金樽泻白醅。

何当镊霜鬓,强插满头回。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惜花

吉祥寺中锦千堆,前年赏花真盛哉。

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咍,岂知如今双鬓摧。

城西古寺没蒿莱,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

就中一丛何所似,马瑙盘盛金缕杯。

而我食菜方清斋,对花不饮花应猜。

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

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

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

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

我笑刘伯伦,醉发蓬茅散。

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

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

孰云二子贤,自结两重案。

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

一生溷尘垢,晚以道自盥。

无成空得懒,坐此百事缓。

仄闻顿夫子,讲道出新贯。

岂无一尺书,恐不记庸懦。

陋邦贫且病,数米铢称炭。

惭愧章先生,十日坐空馆。

袖中出子诗,贪读酒屡暖。

狂言各须慎,勿使输薪粲。

形式: 古风

和子由四首(其一)韩太祝送游太山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