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溪

虎溪祠屋对山开,白水纡回银汉来。

绝顶云霞依石塔,斜阳钟鼓动林隈。

远公遗事今存钵,靖节当年此筑台。

登眺无缘愧飘忽,石梯度马又寒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翁万达的《过虎溪》诗,描绘了虎溪山中古祠的静谧与自然之美,以及历史遗迹的深远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首联“虎溪祠屋对山开,白水纡回银汉来”,以虎溪祠屋与山相对,溪水蜿蜒曲折,仿佛银河倾泻而下,营造出一幅清幽壮丽的画面。这里运用了“银汉”这一古典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神话色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颔联“绝顶云霞依石塔,斜阳钟鼓动林隈”,进一步描绘了山顶云霞缭绕,石塔矗立,夕阳西下时钟声与鼓声在林间回荡的情景。这一联通过“云霞”、“石塔”、“斜阳”、“钟鼓”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颈联“远公遗事今存钵,靖节当年此筑台”,提到了古代高僧远公和诗人陶渊明(字靖节)的故事,暗示了虎溪山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遗事”、“存钵”、“筑台”等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尾联“登眺无缘愧飘忽,石梯度马又寒梅”,表达了诗人因未能亲自登临虎溪山而感到遗憾的心情,但又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到了山中石阶、马道旁的寒梅,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虎溪山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铅山望鹅湖

天入鹅湖山对开,陆朱曾此筑居台。

台存人去不复返,古木高藤生绿苔。

不可异同求往迹,祇缘闻见转迷猜。

惭予独抱遗经叹,梦里犹疑得鹿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灵严寺同碧洋

石桥直寺开斜阳,山僧迎客流清商。

苍崖翠壁茑萝没,琼草瑶芝云雾香。

胜地琪林欣共赏,春风花鸟近相忘。

丹筇赤舄随所适,昏黑犹寻甘露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登马退山望邕州次静峰韵

初夏来登千仞峰,身同飞鸟思无穷。

五花墩树归江上,百雉城楼表粤中。

古戍岚烟浮近郭,夕阳萧鼓动悲风。

望仙山下草空绿,不是仙人纡玉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入邕州次静峰韵

南郡观风去复来,山城水郭亦悠哉。

乌云故与旌旗狎,堂署兼无簿岭堆。

奎聚辉煌依斗极,时来谈笑定风雷。

居人漫拟棠阴地,相戒他年莫伐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