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径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
首联“山梁宜晚憩,客杖倚崖松”,开篇即点出地点与时间,山梁上适宜傍晚休息,诗人以客杖倚靠在崖边的松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氛围。
颔联“两邑中分界,千盘始到峰”,描述了道路蜿蜒曲折,穿越两县之间的界限,最终抵达山顶的情景,既展现了地理上的壮阔,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
颈联“径回青嶂拥,泉赴白云舂”,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青色的山峦环绕着小径,泉水奔腾,似乎与白云相撞,形成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尾联“不敢高吟句,愁惊听法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如此美景,他不敢轻易吟诗,担心自己的言语会打扰到山间的生灵,尤其是那些正在修行的龙,体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