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十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奈身世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句“篇章无奈出身何”,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出身背景的限制,使得他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不得不面对诸多束缚与局限。
次句“释褐忘筌弃则那”,“释褐”意为脱去平民的布衣,穿上官员的官服;“忘筌”则是忘记追求功名利禄的手段或途径。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从平民身份转变为官员后,虽然身着官服,但内心却已忘却了追求功名的初衷,或许是对官场生活的一种反思与解脱。
第三句“结习他年难洗涤”,“结习”指的是长期形成的习惯或习性。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未来难以改变自己在官场中形成的行为模式和思想倾向的担忧。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官场环境影响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刊成宦藁摘瑕多”,“宦藁”指的是官场生涯的记录,“瑕”则指错误或缺点。诗人在这里总结了自己的官场经历,认为其中充满了错误和不足。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也反映了对官场制度的批判与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官场生活以及社会现象的复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