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官李匡山成宝慈以疏劾辅臣被谪感而有作

朝莫盼武陵花,夕莫饮乌程酒。

武陵花谢乱人心,乌程酒败伤人口。

李公骨鲠天下奇,壮志屹立山勿移。

此时朝廷重钩党,皂囊霜简无迟疑。

成公凛凛气雄发,夜漏沉沉整袍笏。

漳江学士孤凤鸣,惨澹苌弘碧流血。

成公裂眦那肯平,苦谏危辞三伏阙。

二公名义垂不朽,二公既去儒林丑。

武陵花,乌程酒,花残酒歇终何有。

君不见柳外东风动江树,轻薄纷纷飞作絮。

莫遣乌啼白下门,予亦飘然拂衣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绍仪所作的《同官李匡山成宝慈以疏劾辅臣被谪感而有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李匡山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朝莫盼武陵花,夕莫饮乌程酒”,以“武陵花”和“乌程酒”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暗喻李匡山因直言而遭受的不公待遇。接着,“武陵花谢乱人心,乌程酒败伤人口”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公正对人心的扰乱与伤害。

“李公骨鲠天下奇,壮志屹立山勿移”赞美了李匡山的正直与坚定,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他的志向也如同山岳般稳固。然而,“此时朝廷重钩党,皂囊霜简无迟疑”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即使是正直之士也无法轻易脱身。

“成公凛凛气雄发,夜漏沉沉整袍笏”描绘了李匡山在困境中的英勇形象,即使夜晚寂静,他依然整装待发,准备继续为正义发声。接下来,“漳江学士孤凤鸣,惨澹苌弘碧流血”通过对比,强调了李匡山的孤独与牺牲精神,如同凤凰在悲凉中高歌,苌弘的碧血象征着高尚的道德情操。

“成公裂眦那肯平,苦谏危辞三伏阙”表达了李匡山坚持真理、不惜一切代价的坚决态度。最后,“二公名义垂不朽,二公既去儒林丑”赞扬了李匡山和友人的高尚品格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离去反而使儒林更加纯洁。

“武陵花,乌程酒,花残酒歇终何有”再次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李匡山等人所追求的正义与真理,虽然在一时受到压制,但最终会得到应有的肯定与流传。最后,“君不见柳外东风动江树,轻薄纷纷飞作絮。莫遣乌啼白下门,予亦飘然拂衣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李匡山等人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通过对李匡山及其友人遭遇的描绘,展现了对正直与真理的坚守,以及对不公与黑暗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与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收录诗词(3)

郭绍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自双溪入径山

竹径十馀里,遥遥青未歇。

密叶罥秋衣,晓烟如暮雪。

睇望直岭来,高陂愁步滑。

欲语随行僧,咫尺邈难接。

岭过路逾曲,盘空螺顶折。

俯仰竟无数,犹未度林㩾。

舍杖缘危枝,带断不能结。

但视厓下泉,坠魂轻一叶。

到寺始坦步,松杉古于佛。

非此辛苦行,何由与尘绝。

形式: 古风

梦同钱彦林游鸡足山亦犹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也因赋五首(其一)

异境不受尘,洗屐登其巅。

果有千片云,落我藤杖前。

绝顶开三峰,背面皆婵娟。

轻崄竟悬度,蹑石时铿然。

微飙欲吹落,赖有旁枝搴。

白光布涧壑,忽埽归滇烟。

霞帆风为柁,荡漾摇银船。

掬波不敢漱,一咽金鸡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梦同钱彦林游鸡足山亦犹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也因赋五首(其二)

古瀑如清琴,能起尊者舞。

山灵领其意,泠泠不时抚。

我行湿双履,拨草寻来处。

过岭逢高松,疑曾挂金缕。

山花拈不尽,纷纷笑岩户。

掷杖还自嗤,空窗想眉妩。

何地无寒泉,行人自尘土。

苍茫沿涧归,踏石惊吼虎。

形式: 古风

梦同钱彦林游鸡足山亦犹卢纶同吉中孚梦桃源也因赋五首(其三)

青山生白云,云满遂无山。

七十二芙蓉,俱没波涛间。

我欲往采之,涉江恒苦艰。

袅袅出门去,细缕随风删。

晴岚如神女,缥缈空中还。

草木沐新发,长松斗眉弯。

雪岭隐如屏,洱江月如环。

其馀千万峰,俛睇皆低鬟。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