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别二首韵(其一)

听说光州好,淮山是四邻。

凝香无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须宠数频。

西湖便归去,应不待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听说光州是个好地方,四周环绕着淮山
香气弥漫,没有什么烦心事,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因文学闻名于世,朝廷常常给予恩宠
如果能去西湖居住,我想不必等到春天来临

注释

光州: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淮山:淮河附近的山脉。
凝香:香气凝聚,形容环境清幽。
奠枕:安枕而卧,形容社会稳定。
馀民:剩余的、多余的百姓,指治理得好。
文章:此处指文人和文学成就。
宠数频:频繁受到宠爱和赏识。
归去:离开当前职位或地方。
班春:古代官吏休假,春季换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朋友曾宏甫即将赴任光州刺史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光州的美好印象和对友人的祝愿。

首句“听说光州好,淮山是四邻”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光州地理位置的优美,四周环绕着淮山,给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感觉。

“凝香无一事,奠枕有馀民”暗含了光州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呈现出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凝香"可能指的是地方风俗淳朴,"奠枕"则意味着百姓安居乐业,"有馀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世以文章著,朝须宠数频”是对友人曾宏甫才情的赞美,暗示他在文坛上有一定声誉,朝廷也会频繁地给予恩宠,预示着他仕途上的成功。

最后一句“西湖便归去,应不待班春”以轻松的口吻祝愿友人即使在光州也能如在西湖边般自在,不必等待春天的到来就能享受美好的时光,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对友人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的送别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韩叔夏送行韵

乃祖曾为文送穷,儿孙气味略相同。

立朝有疏慕汲直,去国无书干子公。

竹椅蒲团深著意,雪窗萤案坐收功。

自怜无补朝廷事,又向蛮烟瘴雨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三首(其三)

凿土篝松火,为炉有底难。

未知行地日,可辟中人寒。

气味醇醪似,光阴尺璧看。

回头长夏景,直欲褫中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三首(其二)

御冬无过酒,得酒政应难。

可爱惟晴日,相依度岁寒。

虽非挟纩坐,且作拥炉看。

饥亦何堪忍,斜阳挂食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三首(其一)

白日无偏照,玄冥不作难。

有炉如许大,无地可言寒。

书腹夤缘晒,禅心邂逅看。

呼儿来共此,形影未孤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