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

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

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

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

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

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

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

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

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

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

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

明朝三子至,诗律严号令。

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

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

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

空岩侧破瓮,飞溜洒浮磬。

山前见虎迹,候吏铙鼓竞。

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

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

笑谓候吏还,遇虎我有命。

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

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

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

形式: 古风

翻译

近年来战乱频繁,渐渐觉得夫子更胜一筹。
渴望拥有五亩田地,享受洒扫的清静生活。
学习佛法时间尚短,听禅时深感自己不足。
暂且游历山水,满足我隐居的野性。
独自游历未能实现,找伴同行无人响应。
我宗祖辈遗留正直,无论困厄显达皆由天定。
酒糟已熟,即使洒在我脸上也叫不醒我。
何必效仿燕蝠,总想争夺早晚时光。
不如跟随我游历,高谈阔论如犀利的剑锋。
溪边横木过河,山路蜿蜒通向山寺。
幽深探索从此开始,归途月光微照。
遥望功臣山,云雾缭绕的山路曲折。
深夜渡过锦水,次日住宿石镜边。
怀念周与李,他们能吟诵《洛生咏》。
明日三位好友将至,诗律严谨如同号令。
篮舆中备好纸笔,一句佳句胜过千乘车马。
景色玲珑而奇特,名实相符,相得益彰。
九仙山更为幽深,笑声回荡在千山万壑。
空岩旁破瓮漏水,飞流洒在悬空的磬上。
山前有虎踪,官吏鸣锣击鼓声声。
我生来艰难,生活琐事堆积如山。
山鸟野兽理解我,久处困境却无妨。
笑着告诉官吏,遇见老虎我自有定数。
尽管径山遥远,行装还是可以携带。
惊讶王子猷,竟兴起山阴的雅兴。
只待菊花盛开,我就整理行囊回家。

注释

纷华:战乱、繁华。
夫子:指有学问的人。
五亩宅: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洒扫:打扫,这里指田园生活。
恨日浅:遗憾时间太短。
问禅:询问禅理。
麋鹿性:隐居的生活方式。
篮舆:竹轿。
蹭蹬:困顿,不得志。
归榜:回家的船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年来战纷华渐觉夫子胜”一句,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审视尘世变化,感慨于时事纷扰,而自觉身处其中却能保持清醒与独立。接着,“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精神上的宁静。

“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修行佛法的渴望与不满足,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困惑。紧接着,“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则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

“独游吾未果觅伴谁复听”一句,透露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和寻找知音的渴望。而“吾宗古遗直穷达付前定”则显示出诗人对自己信仰和理想的坚守。

随后的几行“餔糟醉方熟洒面呼不醒奈何效燕蝠屡欲争晨暝”描绘了诗人饮酒至醉,忘却世俗纷争,而非议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的行为。

“不如从我游高论发犀柄溪南渡横木山寺称小径幽寻自兹始归路微月映”一段,则是诗人邀请知音共同体验自然之美,并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几句“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三更渡锦水再宿留石镜缅怀周与李能作《洛生咏》”表达了诗人对前代文学巨匠的怀念和景仰,以及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

“明朝三子至诗律严号令篮舆置纸笔得句轻千乘玲珑苦奇秀名实巧相称九仙更幽绝笑语千山应空岩侧破瓮飞溜洒浮磬”一段,则是对当时文学界的盛况和诗人自身才华的展示。

最后,“山前见虎迹候吏铙鼓竞我生本艰奇尘土满釜甑山禽与野兽知我久蹭蹬笑谓候吏还遇虎我有命径山虽云远行李稍可并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但报菊花开吾当理归榜”几句,则是诗人对自我的肯定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以及对友人的期许与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

季子应嗔不下机,弃家来伴碧云师。

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

掷简摇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

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游径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卧呼不觉。

觉来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荦确。

含晖亭上望东溟,淩霄峰头挹南岳。

共爱丝杉翠丝乱,谁见玉芝红玉琢。

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

冢上鸡鸣犹忆钦,山前凤舞远徵璞。

雪窗驯兔元不死,烟岭孤猿苦难捉。

从来白足傲死生,不怕黄巾把刀槊。

榻上双痕凛然在,剑头一吷何须角。

嗟我昏顽晚闻道,与世龃龉空多学。

灵水先除眼界花,清诗为洗心源浊。

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剥啄。

此生更得几回来,从今有暇无辞数。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洞霄宫

上帝高居悯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

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

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

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初自径山归,述古召饮介亭,以病先起

西风初作十分凉,喜见新橙透甲香。

迟暮赏心惊节物,登临病眼怯秋光。

惯眠处士云庵里,倦醉佳人锦瑟旁。

犹有梦回清兴在,卧闻归路乐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