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醉仙图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

粪土轩冕,膏肓林泉。

造性命之阃奥,眇文章之蹄筌。

见李耳于树下,参伏羲于画前。

爰养素于黄庭,亦存神于丹田。

既万累之尽扫,惟一真之独全。

生涯无他,糟丘酒船。画史游戏,醉态蹁跹。

或相舁扶,或相攀牵。或袒而舞,或跣而眠。

堂堂八尺,如颓玉山。烱烱一寸,如珠在渊。

老夫一笑知其然,非愚非痴非狂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醉仙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绘醉仙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诗歌。诗人通过对中国古代七贤、八仙的提及,展示了他们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个性特点。

“晋七贤欤,唐八仙欤。胸吞万古,气高九天。”这里借用历史上的名人来象征诗中所描绘的人物,他们拥有超凡脱俗的抱负和气势。

“粪土轩冕,膏肓林泉。”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醉仙与世俗之间的差异,一个是高洁、清新,另一个则是污浊、尘世。

“造性命之阃奥,眇文章之蹄筌。”诗人在这里强调醉仙不仅懂得生命的真谛,更擅长于文学艺术,将深邃的哲理和精妙的文词融为一体。

接下来的几句:“见李耳于树下,参伏羲于画前。爰养素于黄庭,亦存神于丹田。”通过具体人物的描写,如李耳、伏羲等,展现了醉仙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既万累之尽扫,惟一真之独全。”这两句表达了醉仙抛弃世间纷扰,只留下真正的自我,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解脱。

随后几句:“生涯无他,糟丘酒船。画史游戏,醉态蹁跹。”则描绘了醉仙在自然中自由生活的景象,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与游戏,甚至连时间也变得模糊不清。

“或相舁扶,或相攀牵。或袒而舞,或跣而眠。”这些句子则展现了醉仙们之间无拘无束的交往,他们在一起时,或互相搀扶,或手拉手,甚至是裸露身体跳舞,或者是躺在地上沉睡。

最后两句:“堂堂八尺,如颓玉山。烱烱一寸,如珠在渊。”则用了“堂堂”和“烱烱”两个词来形容醉仙的高洁与光辉,就像高耸入云的玉山,或者是深海中的珍珠。

全诗最后,诗人以“我”字出现,“老夫一笑知其然,非愚非痴非狂颠。”这显示了诗人对醉仙生活态度的理解和赞赏,他们并非愚蠢、痴迷或是狂热,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醉仙生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纷争,追求精神自由和生命真谛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薄游叹

薄游庾公楼,俯仰三十载。

触目昔人非,惟有庐山在。

巴峡挟洞庭,彭蠡注沧海。

奔涛何时休,故道终不改。

扁舟事如昨,缁鬓忽已皠。

俗隘路方棘,体病气未馁。

春尽困旅琐,此意果谁待。

欲见湘南人,问之以兰茝。

川途恐寇暴,徒御鲜资贿。

危肠日九回,山茹且归采。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赠马唐卿数学环中吟

扬子云易为太玄,邵尧夫易为皇极。

温公之易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易。

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

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

车各双轮三十辐,与之运行谓之毂。

毂之两端凿窍穴,良工于此膏其轴。

老子教人举一隅,庄子推广言户枢。

圆而能容无滞碍,大德若容百川输。

居士易应有师授,言人咎休顷刻究。

厥祖三世登巍科,乃翁八旬享高寿。

环外人赋环中篇,何时吴门吾过船。

携酒与汝谈此事,月窟天根玄又玄。

形式: 古风

赠方童子

我年五十九,门弧子垂左。

我今年七十,见子双髻鬌。

腹仅椰子大,贮书一何夥。

疾读建瓴水,响应炙车輠。

光怪蟠肺肠,不啻珠万颗。

小松三尺许,千丈气磊砢。

近笑韩氏子,瑟僩了细琐。

远笑陶翁儿,但解觅梨果。

我年如子时,记诵亦云颇。

举苕乃遗帚,一懒万事堕。

愿子于心田,及时勇耕播。

秋成敛精凿,糠秕勤筛簸。

子之名曰燧,此语本宰我。

拾旧新是图,学问甚改火。

字之曰又新,进业幸勿惰。

譬如万里途,幸已糇粮裹。

一旦辍于行,骏马同鳖跛。

近世文字繁,动辄百箧锁。

谁能发蠹鱼,丹铅拂埃堁。

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灯坐。

林下时思之,解衣盘薄裸。

六经四书外,一一与探揣。

鹏鲸大胾嘬,馀子或螟蠃。

又新有如此,名世岂不可。

江之水汤汤,念子驾归舸。

溯源寻紫阳,子其正帆柁。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赠刊工程礼

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

刻画工夫初亦苦,终然芒角了无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