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十八)中秋对月

秋阴团扇如人老。渐近中秋好。新凉还忆小楼边。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多情谁到星河晓。

只道圆时少。他年几处与君看。

长是成愁成恨、不成欢。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十八)中秋对月》。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感受的描绘。

“秋阴团扇如人老”,这句通过比喻手中的团扇像一个年迈之人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秋天萧瑟、生命凋零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渐近中秋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团圆的季节,但在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不舍。

“新凉还忆小楼边”,这里的“新凉”指的是初秋的凉意,而“小楼边”则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诗人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独自一人坐在窗前赏月亮,而身边的人却沉浸于梦乡。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孤寂的夜晚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不能共享的哀愁。

“多情谁到星河晓”,在这清冷的秋夜,诗人望向繁星点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他在询问,这样深沉的情感,又有谁能与之共鸣?

“只道圆时少”,这里的“圆时”指的是月亮最为圆满的时刻,也隐喻着人生难得的团圆时光。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瞬间实在是太少了。

“他年几处与君看”,在过去的日子里,诗人曾与某位心爱的人一起赏月,这里的“他年”和“几处”都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长是成愁成恨、不成欢”,这句话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曾经试图通过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刻来获得安慰,但最终这些记忆只带来了愁绪和怨恨,而不是快乐。这里的“长是”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无法重聚的深深哀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五)咏海棠

无花敢与姚黄比。对对鸳鸯起。识他金带万钉垂。

谁向麒麟楦里、卸猴绯。潜溪以上难为说。

自是君恩别。后来西子避无盐。

又道君王捉鼻、又何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二)

天香国色辞脂粉。肯爱红衫嫩。翛然自取玉为衣。

似是银河水皱、织成机。寒欺薄薄春无力。

月浸霓裳湿。一窠香雪世间稀。

可惜不教留到、布衣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七)

犹疑绿萼花微甚。难与青莲并。青莲朵朵是天人。

又向天人想见、洛阳春。多情素质尘生步。

况被潘妃污。此花仍是□微赪。

却似娇波波外、两眉青。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三)壬午中秋雨后不见月

湿云待向三更吐。更是沉沉雨。眼前儿女意堪怜。

不说明朝后日、说明年。当年知道晴三鼓。

便似佳期误。笑他拜月不曾圆。

只是今朝北望、也凄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