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十八)中秋对月》。诗中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感受的描绘。
“秋阴团扇如人老”,这句通过比喻手中的团扇像一个年迈之人的形象,传达出一种秋天萧瑟、生命凋零的意境。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感慨。
“渐近中秋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团圆的季节,但在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不舍。
“新凉还忆小楼边”,这里的“新凉”指的是初秋的凉意,而“小楼边”则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诗人回忆起那时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独自一人坐在窗前赏月亮,而身边的人却沉浸于梦乡。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诗人孤寂的夜晚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不能共享的哀愁。
“多情谁到星河晓”,在这清冷的秋夜,诗人望向繁星点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他在询问,这样深沉的情感,又有谁能与之共鸣?
“只道圆时少”,这里的“圆时”指的是月亮最为圆满的时刻,也隐喻着人生难得的团圆时光。诗人感叹这些美好的瞬间实在是太少了。
“他年几处与君看”,在过去的日子里,诗人曾与某位心爱的人一起赏月,这里的“他年”和“几处”都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长是成愁成恨、不成欢”,这句话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曾经试图通过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刻来获得安慰,但最终这些记忆只带来了愁绪和怨恨,而不是快乐。这里的“长是”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状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无法重聚的深深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