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问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注释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绝:断绝,隔绝。
风尘:指尘俗的世事。
柳市:汉长安地名。
此亦借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
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
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不外,尽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
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屋里:室内。
闭户:闭门,关门。
种松:栽种松树。
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
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桃源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和追求。"桃源一向绝风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那种远离尘嚣的地方的情感寄托。接着,"柳市南头访隐沦"则是在寻找那些不愿意在人间露面的高士。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尊重与顺应,连普通的小鸟都不忍心打扰,更不用说是问候主人的事。这里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敬畏之心。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居住环境,使得居所与自然界浑然一体,显示出诗人对于理想家园的向往。

最后,"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总结。长时间的闭门读书和修身,使得诗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而种植的松树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参天古朴,如同仙境中的龙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382)

王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任太乐丞。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名和字的由来。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字:摩诘
  •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21年

相关古诗词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济上四贤咏.成文学

宝剑千金装,登君白玉堂。

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

使气公卿坐,论心游侠场。

中年不得意,谢病客游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解印归田里,贤哉此丈夫。

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

遁迹东山下,因家沧海隅。

已闻能狎鸟,余欲共乘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