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漏长知夜久",通过滴漏的漫长声音,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梦薄觉衣轻",暗示梦境浅薄,醒来时感觉到衣物轻盈,可能是因为睡眠不深。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气氛:"曙月侵霜白",描绘出曙光初照,月光映照在霜白的景色中,显得凄清而明亮。"寒星度水明",星星穿过水面,光芒清晰可见,更显冷寂。
"遥空一雁过",远处天空中孤雁掠过,增添了孤独和思乡之情。"邻屋数鸡鸣",几声鸡鸣打破寂静,透露出黎明即将到来的迹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他谦逊地说,自己不敢轻易下定论,愿意在岁月沉淀中慢慢积累经验和智慧,体现出一种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不详
乍见语相合,苦吟心更亲。
老于琴得趣,隐与牧为邻。
一夜檐花雨,十年江树春。
所交半湖海,恨晚识斯人。
溪边著吟屋,亦足老生涯。
洗砚浑池水,敲棋落案花。
客来多载酒,童去自煎茶。
爱尔丰标异,逢人满口誇。
天气如春盎,连朝未有霜。
数蝉嘶老木,一鸟渡寒塘。
风竹写晴影,水花临晓妆。
静中观物化,此意等羲黄。
底事京尘踏软红,又随征棹过吴松。
人家半在桑柘住,春水忽迷芦苇丛。
赤蟹白鱼今稍稍,红樱紫笋已匆匆。
船窗尽日看山色,多少好山供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