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王给事出示许中丞苦热诗卷

最秀中丞句,尤奇苦热篇。

开函回白雪,展卷失寒天。

砚石犹堪砾,壶冰岂自坚。

蠹鱼冬不蛰,萤火夜应然。

才是洪垆纵,名将汗简传。

歌来探綵扇,写罢撤青毡。

藻笔还生色,云笺更杂烟。

五言如挟纩,一字解缠绵。

病暍南风后,魂销大雅前。

霜台三十载,就日片心悬。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冬日王给事出示许中丞苦热诗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给事展示许中丞所作的苦热诗卷时的情景,展现了诗卷内容的深邃与独特。

诗的开头“最秀中丞句,尤奇苦热篇”,赞美了许中丞的诗句最为出色,尤其在描写酷热之感时尤为奇特。接下来的“开函回白雪,展卷失寒天”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了打开诗卷时仿佛回到了雪白的世界,展读诗文后,仿佛置身于寒冷的天空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心灵净化的效果。

“砚石犹堪砾,壶冰岂自坚”则通过砚石和壶冰的对比,表达了对诗文持久魅力的赞叹。砚石虽经岁月侵蚀仍保持其质地,壶冰虽坚硬却非自然形成,暗示了诗文的珍贵与不凡。

“蠹鱼冬不蛰,萤火夜应然”两句运用自然现象,进一步强调了诗文的永恒价值,即使在严冬或夜晚,诗文的魅力依然不减。

“才是洪垆纵,名将汗简传”表达了对许中丞才华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如同洪炉般炙热,必将流传千古。

“歌来探綵扇,写罢撤青毡”描绘了人们在阅读诗卷时的场景,无论是歌唱还是书写,都充满了对诗文的热爱与敬仰。

“藻笔还生色,云笺更杂烟”则赞美了诗文的色彩与意境,如同藻笔在云笺上绘出的画卷,既有色彩又有烟雾缭绕的神秘感。

“五言如挟纩,一字解缠绵”赞扬了诗文的精炼与深情,五言绝句如同温暖的棉衣,一字一句都能解开读者心中的愁绪。

“病暍南风后,魂销大雅前”表达了诗文对人心灵的触动,如同南风过后,人们的心灵被大雅之气所洗涤。

最后,“霜台三十载,就日片心悬”总结了诗文的影响力,即使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诗文的光芒依旧璀璨,如同太阳下的一片心悬,永远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整首诗通过对诗卷内容的赞美,展现了李攀龙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许中丞才华的敬佩之情。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和殿卿咏梅篇

忽报探梅句,深知水部贤。

空梁流汉月,寒色动江天。

影落青樽里,花生彩笔前。

新妆萦素练,白雪洒繁弦。

南国书堪寄,春风病独怜。

更惭清思减,不及兔园篇。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

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

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

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

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

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送魏朴如孝廉省试时使君上计与偕

朝宗方岳入,问寝孝廉行。

经术俱高第,传家接大名。

云霄雄北上,事业壮南征。

奕世和戎策,江湖恋阙情。

一毛随凤集,合浦让珠明。

物色燕常满,人才楚至精。

千金图五马,片玉抵连城。

绩奏龚绳直,辞含乐镜清。

赐车郎署羡,夺锦士林荣。

计吏分忧下,文场得隽鸣。

召翁今乃父,丙相昔同声。

会使临轩日,风流动汉京。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再上少宰诵德述怀

弱冠登高第,词林拥重名。

两朝延侍从,空冀走诸生。

身自宫僚备,亲看国史行。

稍迁犹八座,加授即孤卿。

不尽兼曹美,长馀列署清。

文章关王气,儒术定家声。

羽翼冲天就,波澜赴海成。

见知同笔研,记忆控铨衡。

鸡肋才华薄,羊裘物色轻。

人应疑画饼,君但入调羹。

北斗如相照,南山亦至情。

少微虽冗宿,同向掖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