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凤台曲

凤台何逶迤,嬴女管参差。

一旦綵云至,身去无还期。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

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凤凰台上蜿蜒曲折多么优雅,秦穆公的女儿吹着参差不齐的排箫。
当彩云一般的仙人降临,她离世而去再无归期。
她在台上留下的乐曲,世间众人纷纷学习吹奏。
每吹奏一次便落一次泪,直到今天人们仍怜惜她如玉的容姿。

注释

凤台:传说中的凤凰栖息地,此处指华丽的楼台。
何:多么。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在这里形容凤台的优雅与曲折。
嬴女:指秦穆公的女儿,传说中善于吹箫,能引来凤凰。
管参差:指排箫,乐器,参差形容箫管长短不一。
一旦:有一天。
綵云:彩色的云,比喻仙人或美好的事物。
身去:离开人世。
无还期:没有回来的时候,指永远离开。
遗曲:遗留下来的乐曲。
此台上:在这个台上。
世人:世界上的人们。
一吹一落泪:每次吹奏都会流泪,形容吹奏者被乐曲感动。
怜:怜惜,同情。
玉姿:像玉一样美好姿态,这里指嬴女的美丽和高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哀婉的意境,通过对凤台上遗留下来的音乐和嬴女的美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何逶迤”、“参差”等用词,不仅塑造了一种古朴典雅的意象,同时也传递出一种淡远的情愫。

“一旦綵云至,身去无还期”,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宿命感和悲凉感,嬴女如同云烟一般短暂地出现,又迅速离去,不复返。这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主题。

“遗曲此台上,世人多学吹”,则是说即便嬴女已去,但她留下的音乐依旧在凤台上传唱,这份传承又唤起了人们对于美好过往的回忆和向往。最后两句,“一吹一落泪,至今怜玉姿”,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嬴女美貌的怀念,以及每当听到这曲音乐时所激发的哀愁之情。这份哀愁不仅是对于过去美好的追忆,也是对于逝去美好无法复返的无奈和悲痛。

收录诗词(9)

王无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排行第二,初唐诗人。因官迁徙居于东莱(今山东莱州),宋太尉弘之十一代孙。父亲王侃,曾为棣州司马。唐高宗仪风二年(677年),应下笔成章举及第,自此解褐,授赵州栾城县尉,历官秘书省正字,转右武卫仓曹、洛阳县尉,迁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因弹劾宰相宗楚客、杨再思殿前失仪,宗楚客等大怒,转为太子舍人,旋即贬苏州司马。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张易之等败,又坐与其交往,再贬岭外,在广州,被仇家矫制搒杀之,年五十四

  • 字:仲烈
  • 籍贯:其祖先为琅邪
  • 生卒年:652—705

相关古诗词

巫山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

裴回行作雨,婉娈逐荆王。

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

朝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咏汉武帝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

厩马三十万,国容何壮哉!

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

好仙复宠战,莫救茂陵隈。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灭胡

汉军屡北丧,胡马遂南驱。

羽书夜惊急,边柝乱传呼。

斗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

黄云塞沙落,白刃断交衢。

朔雾围未解,凿山泉尚枯。

伏波塞后援,都尉失前途。

亭障多堕毁,金镞无全躯。

独有山东客,上书图灭胡。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北使长城

秦世筑长城,长城无极已。

暴兵四十万,兴工九千里。

死人如乱麻,白骨相撑委。

殚弊未云悟,穷毒岂知止。

胡尘未北灭,楚兵遽东起。

六国复嚣嚣,两龙斗觺觺。

卯金竟握谶,反璧俄沦祀。

仁义寝邦国,狙暴行终始。

一旦咸阳宫,翻为汉朝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