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

寂寞过青岁,悲凉为暴秦。

筑中新有物,镜里久无人。

日出犹长夜,花开已暮春。

皇天方降乱,一剑且逡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寂寞》,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寂寞”为主题,通过描绘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寂寞过青岁,悲凉为暴秦。”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青岁”象征着青春年华,而“寂寞”和“悲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里的“暴秦”暗喻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公,暗示了诗人对那个时代的不满与批判。

颔联“筑中新有物,镜里久无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说,新事物在不断涌现,但自己却如同镜中人一般,长久以来无人关注。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寂寞,也隐含了对社会进步与个体价值之间关系的反思。

颈联“日出犹长夜,花开已暮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日出之后仍有长夜,花开之后便是暮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

尾联“皇天方降乱,一剑且逡巡。”点明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手持一剑,犹豫不决,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行动的不确定。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又流露出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诗中的“寂寞”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生命状态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为浙东周秋驾寿并送其行(其一)

自有浮生事,炎天历岁华。

青山空笑客,白发未还家。

养寿宜天姥,为邻定若耶。

而翁年至百,传尔有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为浙东周秋驾寿并送其行(其二)

湘湖馀我友,云卧不知秦。

树树皆君子,峰峰是老人。

君归同白日,自可得长春。

坐见蓬莱浅,黄生海底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谢北流

北流为政好,岂必学神仙。

日夕临勾漏,令人忆稚川。

丹砂亦尘垢,白玉自贞坚。

不见停云什,相贻已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南社谢九丈

长忆南社老,白首作香农。

香树遗诸子,香田在几峰。

故人岩壑少,远道水云重。

芜绝罗浮梦,无因溯石龙。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