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

水如环佩月如襟。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

碧天云海约投簪。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临江仙》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曾经与上清之人的携手共游、仙乐飘渺的回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怀。

“曾是上清携手处,迢遥笙鹤遗音。” 开篇即描绘了一幅仙界与人间相接的梦幻场景,上清之地,仙人携手,笙鹤齐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然而,“水如环佩月如襟”,水波仿佛是女子的环佩轻摇,月光则如同女子的衣襟,细腻地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女性之美的交融,同时也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易逝。

“幔亭人杳,归路已难寻。” 这一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幔亭象征着聚会之所,而“人杳”则意味着美好时光已逝,归路难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无奈。

“莫倚君身仙骨在,晓霜明镜骎骎。” 这里以“仙骨”比喻美好的品质或超凡脱俗的气质,提醒读者不要仅仅依赖外在的特质,而应珍惜内在的美好。同时,“晓霜明镜骎骎”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如同清晨的霜冻在明亮的镜子上迅速消散,寓意着岁月不待人,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碧天云海约投簪。旧欢新别,回首两沉吟。” 最后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碧天云海象征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可能,而“约投簪”则可能是对某种约定或承诺的隐喻,暗示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未知的期待。面对“旧欢新别”的情境,作者不禁陷入了深思与回味之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生查子

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

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

抱影欲成眠,翠被寒疑裂。

双筋亸红绫,半落闻檐铁。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昭君怨

残雪板桥归路。的的玉人风度。拥袖障轻寒。

恣他看。闻道昔游如昨。添个洗红池阁。

掩冉压墙花。是谁家。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双双燕.本意.用史梅溪韵

单衣小立,正秋雨槐花,鬓丝吹冷。

镜函如水,长忆画眉人并。残叶暗飘金井。

问燕子、归期未定。伤心社日辞巢,不是隔年双影。

香径。芹泥犹润。只一缕红丝,误他娇俊。

几多恩怨,絮辙杏梁烟暝。传语别来安稳。

待二十四番风信。那时重试清狂,肯放雕栏独凭。

形式: 词牌: 双双燕

青玉案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