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听润仪弹琴

如水新秋,称心良夜,无端诗思盈囊。

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

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

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馀音入耳琅琅。

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

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

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宁静秋夜中,诗人聆听润仪弹琴的情景。开篇“如水新秋,称心良夜”,以水喻秋,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清新与宁静,同时点明了时间背景——一个让人感到满足与舒心的夜晚。接着,“无端诗思盈囊”一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因琴声引发的丰富思绪,仿佛诗歌的灵感如同泉水般涌出。

“正碧天云褪,月朗东厢”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月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远的氛围。“听得松风竹籁,一声声、飞堕琴床”则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琴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景象。

“移情甚、虚中嚼徵,空际敲商”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了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仿佛琴声在虚空中回响,引发情感的共鸣。“只冰丝几缕,手语都香”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纯净与优雅,仿佛琴弦上流淌的音符,都散发着香气。

最后,“念千秋尘网,顷刻沧桑”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音乐仿佛能跨越时空,让人心境得以净化。“赖有寒泉瘦玉,尽忘却、华屋黄梁”则通过比喻,赞美音乐如同寒泉与瘦玉,能够洗净心灵,让人忘记世俗的繁华与烦恼。“聊共汝、尘襟顿爽,消受清凉”则是诗人对音乐带来的精神愉悦的直接表达,希望与音乐共享这份清凉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9)

黄琬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楼月.盂湖道中,借风挂席,蓬窗徒倚,涉笔成章

秦邮路。层冰冻裂溪声怒。溪声怒。

扁舟颠簸,浪花飞舞。乌篷倦倚心惊怖。

联吟赖有吹箫侣。吹箫侣。戏拈红豆,共调鹦鹉。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清平乐.舟窗晚眺,次外子韵

远山如睡。秃树苍茫里。隐约渔歌烟外起。

袅袅馀音未已。荒村三五人家。柴门多傍梅花。

我欲停帆小憩,好风飞送轻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貂裘换酒

一笑搴帏起。笑年年、担风襆雪,卸妆斯地。

呼婢壁间寻旧句,已共苔磨藓洗。

更说甚、碧纱笼此。

砌下蛩声云外雁,一般般、助酒穷途泪。

身世事,总如寄。家山回首逾千里。

尽饱尝、炎凉世态,病贫滋味。

箸划金炉灰焰冷,写出饥寒两字。

算我误、聪明如是。

还愿稿砧鞭早著,宴琼林、索得金门米。

天许否,此衷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南浦月.外子计偕留滞都下,缄书寄远,誊以小词

书蠹琴尘,剧怜风雪长安道。一灯孤照。

梦醒罗帏悄。衣食温寒,两地心知晓。伤怀抱。

炷香私祷。祝取加餐好。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