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乐府十二首(其十)谢大龟

客来自江汉,云得双大龟。

且言龟甚灵,问我君何疑。

自昔保方正,顾尝无妄私。

顺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规。

行之恐不及,此外将何为。

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翻译

有客人从长江和汉水那边来,说得到了两只大乌龟。
并且说这乌龟很灵验,问我的主人有什么疑惑需要解答。
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保持着正直,回顾起来从未有过不诚之心。
顺应和谐本就是我卑微的本分,坚守真诚也一直是我的常态。
去实践这些恐怕还来不及,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恩惠可以感谢,占卜询问怎敢推辞不答。

注释

客:指从远方来的人。
江汉:长江和汉水,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龟:古代常用于占卜,被视为灵物。
灵:指乌龟具有预知未来的灵性。
君:这里指诗人自己或他所代表的人物。
保方正:保持正直的品行。
妄私:胡乱自私的行为。
顺和:顺应和谐,与人为善。
鄙分:谦称自己的本分、职责。
行之:实践这些原则。
不及: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到。
惠恩:受到的恩惠。
谢:感谢。
占问:通过占卜来询问问题。
终辞:拒绝回答。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古典气息的诗歌,语言简洁而深邃。从内容上看,这位客人从江汉一带来访,带来了两只大龟,并且强调这些龟非常灵异。客人询问诗人对于君主的疑虑,而诗人自信地陈述了自己的行为,一直保持正直无私,未曾有过不当的个人交往或私心。

诗中的“顺和固鄙分”暗示了一种社会关系与伦理道德的和谐状态,"全守真常规"则表明诗人对传统规范的坚守。紧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自己行为的担忧,害怕自己的作为可能不被理解或认可。

最后两句“惠恩如可谢,占问敢终辞”显示出诗人的感激之情和谦逊态度,对于这份恩赐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未来命运的询问与期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物象的崇拜,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收录诗词(100)

元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文学家。聱叟。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

  • 字:次山
  • 号:漫叟
  • 籍贯:河南鲁山
  • 生卒年:719~772年

相关古诗词

补乐歌十首(其五)五茎

植植万物兮,滔滔根茎;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补乐歌十首(其四)九渊

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渊;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补乐歌十首(其一)网罟

吾人苦兮,水深深。网罟设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网罟设兮,山不幽。

形式: 乐府曲辞

闵荒诗一首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

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

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生回沟。

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船?状龙鹢,若负宫阙浮。

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

忽见海门山,思作望海楼。

不知新都城,已为征战丘。

当时有遗歌,歌曲太冤愁。

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

天囚正凶忍,为我万姓雠。

人将引天钐,人将持天锼。

所欲充其心,相与绝悲忧。

自得隋人歌,每为隋君羞。

欲歌当阳春,似觉天下秋。

更歌曲未终,如有怨气浮。

奈何昏王心,不觉此怨尤。

遂令一夫唱,四海欣提矛。

吾闻古贤君,其道常静柔。

慈惠恐不足,端和忘所求。

嗟嗟有隋氏,惛惛谁与俦。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