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九)丙申除夕独坐

婆娑双鬓坐寒宵,鼓籥惊心倍泬寥。

驹隙百年逢节序,鹑居五亩寄渔樵。

云屏旧自枫宸赐,腊酝先将柏叶调。

常记南宫封印出,犹题尺疏劝春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朝时期,于除夕之夜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婆娑双鬓坐寒宵”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年岁已高,岁月流逝的感慨。接着,“鼓籥惊心倍泬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除夕之夜的寂静与传统习俗的鼓乐形成对比,引发深思。

“驹隙百年逢节序,鹑居五亩寄渔樵”两句,诗人以“驹隙”比喻时间如白驹过隙,感叹人生短暂;“鹑居”则是形容生活简朴,借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云屏旧自枫宸赐,腊酝先将柏叶调”描绘了诗人回忆过去,曾经得到皇家的恩赐,享受着节日的美酒佳肴。这里的“云屏”、“枫宸”都是象征性的词语,代表着尊贵与荣耀。“腊酝”指的是腊月酿造的美酒,“柏叶调”则是指用柏树叶调制的饮品,寓意长寿和吉祥。

最后,“常记南宫封印出,犹题尺疏劝春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南宫封印可能是指某种官职或权力的象征,而“劝春朝”则意味着鼓励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积极向上,充满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活态度、自然美景以及对未来展望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丁酉元日试笔

隔岁逢春雪未乾,春风元日入椒盘。

即看淑影蒸云气,已觉晴光到蕙兰。

天外音书浑欲断,眼中儿女剧为欢。

门前好问朝正使,溟海边烽可报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一)人日亲友夜集

人日阴云起岸沙,不知春色落谁家。

寒更怯对歌边酒,短发羞簪胜里花。

掷罢明琼呼得雉,烧残银烛听啼鸦。

相看一笑浑难事,莫惜追欢负岁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二)元夕观灯呈张君侯

孤城此夜艳年芳,巷陌弦歌玉漏长。

残雪离迷明月影,疏灯隐闪画桥光。

笛中折柳声新听,马上传柑事未忘。

为报河阳仙令道,春风花树已飞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十三)正月十五日李黄羽司理行部过访

中州文苑旧名家,结驷相过巷路赊。

雪后初倾元夜酒,灯前已发上林花。

六条问俗推星使,两世论交感岁华。

为讯高堂容鬓好,春山谁伴采明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