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二首(其二)

谢朓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

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谢朓的诗中描绘了美丽的景色,夫差的故事里有精锐的水犀军。
坚固的城市防御工事上架设着强弓硬弩,柳树掩映下的朱红色高楼常常充满梦境般的云烟。
悠扬的号角声飘向长江北岸,垂钓者的歌声总是在月光下回荡。
当我想起扬州,即使尘土飞扬,我还是愿意回头一望,哪怕代价高昂,也愿意借给你欣赏。

注释

谢朓:南朝诗人谢朓。
夫差:春秋时期吴王,以水犀军著名。
铁瓮:形容城池坚固如铁罐。
强弩:强劲的弓箭。
朱楼:涂成红色的高楼。
梦云:如梦似幻的云雾。
画角:古代军中的号角。
江北:长江以北。
钓歌:垂钓者唱的歌。
扬州:古代繁华城市。
尘土:象征繁华或沧桑。
回首:回顾,回忆。
千金:极言价值之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充满历史沧桑的画面,通过对古迹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往昔繁华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开篇即以“谢朓诗中佳丽地”点明地点,是在赞美谢朓诗中的美好之地,这里既是自然风光也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紧接着,“夫差传里水犀军”则引出了吴国夫差时代的辉煌与战争,水犀军即是古时的一种战船,用以形容当年的强盛。

“城高铁瓮横强弩”一句,通过对城防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险要和坚固,这里的“铁瓮”、“强弩”都是战争中使用的器械,突显出历史上这里可能经历过的战乱。接下来的“柳暗朱楼多梦云”则是一种诗意的表达,通过柳树的阴翳和朱红色的楼阁来隐喻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下无尽的梦幻。

“画角爱飘江北去”这一句中,“画角”指的是船上的装饰,这里诗人将自己心中的怀旧之情比作漂泊在江北的船只,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寻和向往。紧接着“钓歌长向月中闻”则是诗人借用古代渔家钓鱼时唱歌的声音,以此来表达自己深夜思念之情,如同在月光下回响的歌声一般。

最后,“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一句,通过对扬州这座城市的一瞥和不吝啬千两黄金来交换眼前景象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以及个人情感的珍贵。这是对过往的一种缅怀,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罢钟陵幕吏十三年来泊湓浦感旧为诗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

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

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

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逢故人

故交相见稀,相见倍依依。

尘路事不尽,云岩闲好归。

投人销壮志,徇俗变真机。

又落他乡泪,风前一满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逢故人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

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

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陵阳送客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