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二)

驾言游长潭,长潭在何许?

峡口入滩头,曲折抵十里。

日望长潭云,今棹长潭水。

樵风送歌声,云水濛濛里。

潭云有卷时,潭水无时已。

水深龙所宫,是主云行止。

秋霖徒困人,游客爱晴美。

空潭抱珠卧,勿遽呼龙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重阳节游览长潭的情景。他驾舟出行,探寻长潭的幽深之处,沿途经过峡谷和滩头,行程蜿蜒曲折达十里之遥。诗人一边欣赏着日间长潭上空的云雾,一边划船沉浸于潭水之中,感受到樵夫的歌声随风传来,如诗如画。

诗人注意到潭云时卷时舒,潭水则始终流淌,仿佛龙的居所,掌控着云的行踪。他借此寓言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秋雨虽然使人困顿,但他更喜爱晴朗美好的天气。最后,他以“空潭抱珠卧”形容潭水清澈如镜,仿佛明珠静卧,提醒自己不必急于惊扰潜在的神秘力量,即龙的沉睡。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三)

积水潭益深,积石山弥尊。

山石瞰潭水,一一生秋痕。

或翁晒鱼网,或媪负幼孙。

或为仙人驱,桥址留三分。

残梳碎万齿,古阙呀双门。

是皆禀星精,且更为云根。

流水无尽时,石亦亘古存。

拊石怀古昔,高歌动乾坤。

形式: 古风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四)

岩翠冷欲滴,泉飞破秋烟。

中有碧血痕,终古长涓涓。

九州已无池,一线犹有天。

炼石思补之,天乎俄已颠。

亦欲一叶舟,奉母终天年。

吁嗟厄阳九,不死胡能贤?

人生祗一死,死况忠孝全!

峨峨故衣冠,寒潭写苍颜。

山灵鉴孤贞,宁须史官编。

荒祠清溪曲,遗蜕空山巅。

采菊再拜荐,酹之以寒泉。

形式: 古风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五)

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

不知何因缘,奔走善女男。

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

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

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

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

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

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

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

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其六)

流水渺然去,陆来乃舟归。

此行非揽胜,清节怀采薇。

颇闻潭中景,印月生清辉。

何不乘夜游,酌酒临苔矶。

山高秋月小,松露凉琴徽。

此时发浩唱,独鹤秋空飞。

秋空苦积阴,此境安可希!

姑留不尽意,后会良非稀。

长歌归去来,菊香秋满衣。

孤棹出潭口,寒碧山四围。

城笳吹暮云,东峰下斜晖。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