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其二)芍药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

定有司花妙手。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

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景。开头“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两句,通过对建筑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而精致的园林之中,楼台馆阁之间,人们穿着鲜亮衣衫,手持扇子或其他饰物,显得优雅而有韵味。这里“婥婥”和“亭亭”都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秀美与精致,而“红袖”、“青油”则是对色彩的细腻描写,通过这些词汇可以想象到当时园中的繁华景象。

接着,“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两句,诗人赞美大自然和园中匠人的技艺,认为它们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界。这里“东皇”代指太阳,是古代常用来形容自然之神奇伟大的词汇,而“天巧”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司花妙手”则是对园中匠人技艺的赞美,认为他们能够巧夺天工。

下片,“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通过对气氛与景色的描写,再次强化了春日游园的情趣。这里“十里香风”形容的是一路上散发的花香,而“千家绮陌”则是对春天人们外出游玩时所见到的繁华街景的细腻描绘。

最后,“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两句,诗人通过历史地名的点缀,以及音乐与歌声的提及,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这里“竹西路”是对一条古老街道的描写,“古扬州”则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名;而“歌吹只应如旧”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这种美好情景能够长久保持不变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园林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和匠人的技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凡俗、追求永恒的情怀。

收录诗词(51)

李处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34-1189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一)重阳再作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阴晴寒暑总无忧。

几事不如重九。落帽何羞种种,看山都付悠悠。

黄花已作醉乡游。梦觉黄花在手。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阮郎归.了生朝

佳人偏爱菊花天。玉钗金附蝉。歌声缥缈紫云边。

博山沈水烟。须斗酒,泛觥船。乃翁能百篇。

高堂此会看年年。夜深人醉眠。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诉衷情令

疏烟明淡雨膏如。青入烧痕初。

开到无言桃李,春事喜敷腴。随杖履,有琴书。

酒盈壶。风前花下,睡起醒时,著我篮舆。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念奴娇.京口上元雪夜招唐元明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

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

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

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

遐想篷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肠增结。

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

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

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