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

融融芳景和,杳杳春日斜。

娇娆不自持,清唱嚬双蛾。

终曲翻成泣,新人下香车。

新人且莫喜,故人曾如此。

燕赵犹生女,郎岂有终始。

形式: 古风

翻译

暖洋洋的春光和谐共融,春日渐渐西斜漫长无边。
她娇媚难自持,轻声歌唱皱起双眉。
唱到最后竟泣不成声,新嫁娘下车时满心哀伤。
新来的姑娘且不要欢喜,这样的离别旧人也曾经历。
燕赵之地仍有女儿情长,谁能保证爱情始终如一?

注释

融融:温暖和谐。
芳景:美好的景色。
杳杳:遥远或漫长。
春日斜:春日傍晚。
娇娆:娇媚动人。
自持:控制住情绪。
清唱:轻声歌唱。
嚬:皱眉。
终曲:歌曲结束。
泣:哭泣。
新人:新嫁娘。
香车:装饰华丽的马车。
且莫:暂且不要。
故人:旧人,指过去的恋人。
曾如此:曾经也是这样。
燕赵:古代地区名,这里泛指北方。
女:女子。
郎:男子。
终始:始终如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驾的作品,名为《效古》。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和人物的情感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人事变迁的无奈。

"融融芳景和,杳杳春日斜。"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以及日影在墙上拉长的情景。这里的“融融”与“杳杳”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氛,给人一种柔和、舒缓的感觉。

"娇娆不自持,清唱嚬双蛾。" 这两句则转向人物情感的描写。“娇娆”形容女子的柔美,“不自持”表达了她情感上的脆弱。而“清唱嚬双蛾”中的“嚬”,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发髻,或者是一种装饰。这里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出女性的优雅与哀愁。

"终曲翻成泣,新人下香车。" 这两句诗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终曲”可能指的是音乐或歌曲结束时的那种情感高潮,而“翻成泣”则是说这种情感到了无法自抑,只能以泪水形式释放。而“新人下香车”中的“新人”,可能是指新的爱情对象或者新的生活节奏,这里诗人可能在暗示一种替代和新的开始。

"新人且莫喜,故人曾如此。" 这两句则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现实的警醒。“新人”可能是指新的恋人或者新的生活,而“且莫喜”则是在告诫不要过于高兴,因为“故人曾如此”,即过去的人和事都有相似的经历,暗示着人生无常,情感易逝。

"燕赵犹生女,郎岂有终始。"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者是不确定的态度。“燕赵”在古代指的是北方地区,而“犹生女”则可能是在说那里还有一些年轻女子。而“郎岂有终始”中的“郎”,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年轻男子,这里的“岂有终始”则是在问,难道这段情感会有一个永恒的开始和结束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活动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于现实人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某种期待或者是不确定的态度。

收录诗词(66)

刘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司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与曹邺友善,俱工古风。邺先及第,不忍先归,待于长安。辛文房称其“诗多比兴含蓄,体无定规,兴尽即止,为时所宗。”(《唐才子传》卷七)其诗较有社会内容,如《反贾客乐》反映农民疾苦,《有感》抨击边将腐化,《弃妇》表现对被遗弃妇女的同情,都是晚唐较好的作品。《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事迹见其《唐乐府十首序))、《唐摭言》卷四、《唐才子传》卷七。《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十八首,编为一卷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效陶

两曜无停驭,蓬壶应有墓。

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

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

白发忽已新,红颜岂如故。

我有杯中物,可以消万虑。

醉舞日婆娑,谁能记朝暮。

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

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形式: 古风

桑妇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

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

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

一春常在树,自觉身如鸟。

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

形式: 古风

秦娥

秦娥十四五,面白于指爪。

羞人夜采桑,惊起戴胜鸟。

形式: 古风

读史

平地见天涯,登高天更远。

功名及所望,岐路又满眼。

万金买园林,千金修池馆。

他人厌游览,身独恋轩冕。

唯有汉二疏,应觉还家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