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月蚀诗

我作《月蚀诗》,体效玉川子。

客诵为胡卢,子言无乃俚。

天空有闇虚,径直十万里。

望舒经其间,如暍就阴翳。

月体万里馀,妖蟆胡能噬。

虾蟆既蚀月,应亦食大地。

后土入蟆腹,含生将焉止。

主人起谢客,大小何可泥。

不闻瞿昙钵,滉漾容海水。

亦有净名庐,狮座昆仑比。

蚁穴擅侯王,蚊睫驰九轨。

一粟容大千,大千一稊米。

莫大于秋豪,天地乃至细。

大块一馎饦,食者京垓秭。

厥灵为裸虫,其蠢为蝼蚁。

人虫又相食,巧历不可纪。

胡独靳饥蟆,偶动子公指。

我思虾蟆肠,清虚绝泥滓。

既能吞曜灵,亦必有城市。

虽无八极宽,应殊五浊世。

蛣腹蟹为巢,马腹蛇作肆。

螺腹素女游,鱼腹屈原喜。

方当招饥蟆,厉斧凿其齿。

逍遥彭亨中,绝胜掩藟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后月蚀诗》,作者是清代诗人李传元。诗中以月蚀这一天文现象为题材,借以探讨宇宙的广大与微观世界的奇妙。诗人效仿玉川子的风格,通过描绘月蚀时天空的暗虚和月亮的变化,暗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他运用比喻,如“天空有闇虚”、“月体万里馀”等,形象地展现了月蚀的壮观景象。

诗人进一步发挥想象,将月蚀与大地、后土、天地万物的生存联系起来,认为即使是微小如虾蟆,也能对宇宙产生影响。他借此寓言,批评了对小事物的轻视和对大道理的忽视,指出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月蚀背后深意的思考,认为月蚀可能预示着某种警示或变革,并表示将采取行动,如“方当招饥蟆,厉斧凿其齿”,象征着对错误或不公的坚决纠正。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11)

李传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盦以登高诗写寄又题后五言一首依韵酬答

朔风凄以栗,万物含春姿。

冱阴一阳伏,三复朋来辞。

升陵羡飞锡,秋气清不悲。

一切为一刹,是说楞伽时。

摇摇思过去,茫茫待来兹。

介石具定性,林节无懦枝。

时教泯义例,殊胜绝寻维。

且复念欢会,把臂游轩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宣统己酉范祠春祭纪事(其一)

又是嬴燔道丧时,鲁宫孔宅閟金丝。

野人有祭方披发,海客能谈但傅皮。

后进师心雕混沌,左言充耳效侏■。

秀才忧乐关天下,百世闻风是我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宣统己酉范祠春祭纪事(其二)

异地重瞻高义园,忆持使节到邠原。

堇荼不改沿陶穴,蘋藻毋忘报水源。

良相同朝惟富弼,霸才今日尽张元。

裂冠毁冕嗟何有,礼教无逾视短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宣统己酉范祠春祭纪事(其三)

齑粥家风有象贤,箕裘趾美得忠宣。

治当皇祐至和日,文在庐陵子固先。

精椠访求昭德第,谠言启沃迩英筵。

即看公库新雕本,留与诸生肄诵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