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问给事喜雨

已收蚕麦无多日,旋喜山川同一云。

禾黍趁时青覆垄,池塘流润渌生文。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

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农事刚刚结束不久,又欣喜山河笼罩同一片云雾。
稻谷和高粱趁着好时节,绿意盎然覆盖田垄,池塘水清,波纹荡漾。
皇宫中的早朝还未恢复,深宫内院的夜晚气息渐渐消散。
仓库里的粮食只剩一半,百姓期盼丰足,他们愿意辛勤耕作,不会忘记您的恩德。

注释

无多日:不多的日子。
旋喜:立刻欢喜。
同一云:同在一片云下。
禾黍:稻谷和高粱。
青覆垄:绿色覆盖田垄。
渌生文:水面泛起波纹。
两宫:皇宫。
清晨集:早朝。
初消:渐渐消散。
民望足:百姓期盼富足。
疾耨:勤劳耕作。
肯忘君:不会忘记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张问给事喜雨》。诗人以欢快的笔触描绘了雨后丰收在望的景象,表达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君主的期待。

首句“已收蚕麦无多日”,点出农事即将进入收获阶段,而雨的到来为这一时刻增添了喜悦。接着,“旋喜山川同一云”进一步渲染了雨后的清新景象,山川都被乌云笼罩,仿佛与人们共享这份喜悦。

“禾黍趁时青覆垄”描绘了雨后稻谷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显示出大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池塘流润渌生文”则写出了雨水滋润了池塘,水面泛起涟漪,如同水面上的文字,生动形象。

“两宫尚废清晨集,中禁初消永夜薰”暗指朝廷因雨而暂时停止了早朝活动,连皇宫中的熏香也显得多余,反映出雨带来的宁静和祥和气氛。

最后,“仓粟半空民望足,深耕疾耨肯忘君”表达了诗人对于百姓丰衣足食的期盼,希望他们能在雨后辛勤耕作,不忘国家和君主的恩惠。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农田的繁荣景象,寄寓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农业丰收和国泰民安的深深向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一)

壮年得疾势能支,不废霜螯左手持。

渐喜一杯留好客,未应五斗似当时。

口中舌在时闻句,雪里心安不问师。

去卧淮阳从病守,功名他日许君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张君病起二首(其二)

老去生经废不行,镜中白发见空惊。

解将冲气通枯指,易甚新阳发旧茎。

一悟少年难久恃,不妨多病却长生。

文章缪忝追前辈,服食从来亦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中直宿

还家未暇拂尘衣,携被重来趁落晖。

省户鸣驺久分散,宫槐栖鹊共翻飞。

周庐见月风霾静,斜汉横空星斗稀。

多病心身怯清禁,故山依约梦西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张恕九日寄子瞻

无限黄花簇短篱,浊醪霜蟹正堪持。

坐曹漫尔誇勤瘁,割肉何妨诮诋欺。

世外樽罍终自放,俗间簿领莫相縻。

茱萸插遍知人少,谈笑须公一解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